當然,以楚國之大,曲陽侯的封地絕逼只是個例——要是整個楚國遍地如此,那早就一統天下了。
根據樂毅的瞭解——楚國雖然地廣人多,但是各派系封君眾多,層層盤剝之下,最終可供楚國頂層支配的財力人力十不存一。
而且楚國各地封君的權力極大,在自己的封地裡不但有生殺予奪的權力,甚至可以更改自己封地裡的法律。
很多封君為了滿足一己私慾橫徵暴斂,讓治下的子民苦不堪言,甚至有的楚國貴族在封地裡徵收‘什九’的離譜賦稅,逼得楚民流離失所,甚至造反為寇。
你說楚王怎麼不出來管管?
笑死。
除非這些封君犯下大罪,否則楚王也無權更改或者剝奪那些君侯的封地和權力——誰敢動這些封君的蛋糕,被亂箭射死的吳起就是前車之鑑!
這就導致楚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能動員的力量極低。
若說秦國,秦王一紙令下,可以動員出百分之九十的戰爭潛力。
樂毅主持變法之後的燕國,燕王也能在戰時動員全國百分之六七十的力量。
而楚國嘛……
一是瀕臨亡國、二是屢戰屢勝有好處可撈……除了上述這兩種能讓各地封君卯足勁給楚王賣命的極端情況之外——在常規戰爭中,楚王最多也就能動員全國百分之十的力量。
所以楚國又強又弱。
樂毅淡淡一笑,對屈原說道:“樂毅見識淺薄,不敢妄言。”
“若非要樂某發表見解……以某之見,楚國積弊甚多,雖地廣人稠,卻沒有稱雄之資。”
“楚王雖然稱霸,仰仗的卻是曲陽侯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但這些勝利無不是以弱勝強,試問世間安能有百戰百勝之人?”
“若有朝一日曲陽侯不靈了……楚國的霸權神話,自然崩塌!”
屈原撫掌大笑,似乎並沒有因樂毅貶低楚國而發怒,反而更加欣喜了——
“既然樂兄方才提到楚王……敢問樂兄,對我大楚國君印象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