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姐整樂了。
秦法的弊端?
商君變法之後,大秦崛起於西陲,收復失地、開疆拓土,數十年來所向披靡。
靠的就是孝公、商君留下的富國強兵之法!
能有什麼弊端?
雖然心中不屑,但是宣太后還是耐心道:“什麼弊端,說來聽聽?那陌生人又是什麼模樣?”
宣太后在心裡打定了主意——不管那陌生人是誰,都得付出代價!
膽敢詆譭秦法?
好大的膽子!
商君遺法——國人不得評議國事,這是重罪!
就連對國君吹捧、奉承都是罪行,更別說當著國君的面兒說秦法的不是了。
看眼前嬴稷一臉迷茫樣兒,顯然是對秦法產生了些許懷疑……宣太后眼神裡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氣!
等嬴稷說完之後,宣太后就要派兵緝拿那神秘人!
嬴稷也不隱瞞,將方才熊午良的話和盤托出。
宣太后一開始還無動於衷。
隨著嬴稷的闡述,再加上嬴稷自己的一些思考……
宣太后的眉毛也皺了起來!
秦法當然存在問題,否則幾十年後呂不韋也不會推行新一輪變法——那一輪變法之後,秦國就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但是現在,沒人看得出來。
不過經嬴稷眼下這麼一說,宣太后也有些坐不住了。
商君的治國之法很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嚴刑和重稅讓平民活不下去,經商、讀書等途徑都被堵死,努力打仗砍人頭是他們唯一能改善處境、讓家人活下去的辦法。(見《商君書》,弱民篇)
沒錯,在秦國,就連讀書學習都是被禁止的!商鞅在商君書裡是這麼說的:如果民眾可以透過讀書等手段取巧得以重用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努力種田打仗了……
其實也有道理……但這就導致商君之後,文臣理政類人才大多數都是從外國進口的……
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都是引進型人才!
換句話說,斬首晉升,是秦民在嚴刑峻法下唯一的發洩渠道,也是唯一的改善生活現狀的途徑。
言歸正傳——雖然商君確實鼓動起了秦人打仗的積極性,但是……
一旦秦國碰見打不贏的對手……這唯一的途徑被堵死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