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府大宅外頭徘徊了三天,張三最終愣是連爬牆的機會都沒得著,四面牆,十二個時辰都有人。
白天還能來回看看,夜裡城中有宵禁,出來晃就會被抓,連宅子都很難靠近。
知府的女兒,這困難確實不小,出門之前張三還有些沾沾自喜,現在卻發現不容易,師傅給自己定這個出師任務,難度是不是有點高了?
盜門有個比較迷信的事,就是開張第一把的大小,決定了以後的運勢,要是第一次隨意了,以後也好不哪去,所以出師這一次都比較慎重。
以知府的女兒開局,那絕對是上等了,也不知道吳良是真覺得他行,還是在坑他。
思來想去,張三決定換個方式,探聽這小姐是否會出門,外面下手總是方便些。
泰南城最大的客棧就是悅來客棧,由於多年前在這裡發生過一件震動江湖的大案,導致這悅來客棧比泰南城還有名。
張三就住在悅來客棧,上房一兩銀子一晚,絕對的高價,不過師兄說了,到哪都要住最好的客棧,越是這樣發生了案子越不容易被懷疑,官府抓人往往都是從小客棧開始入手的。
住在悅來客棧,吃飯要在聚賓樓,聚賓樓在很多大城裡都有門店,菜價不高,以大聞名,最是魚龍混雜之地,也是打探訊息的好去處。
張三在聚賓樓混了兩天,終於得到了一點有用的訊息。
泰南知府呂州,三個月前到任的,原來是京官,最早是淮陽縣令,頗有政績,一路升遷之督察院御史,今年外放的泰南知府,是典型的一個文官。
以往的皇朝多數重武抑文,到了太武大帝這,吸取了以往皇朝敗落經驗,開始文武並重,畢竟錢穀賦稅,刑名訴訟這些東西,文官往往比武官擅長得多。
呂知府膝下無兒,只有三女,大女兒呂清招了一個贅婿,二女兒呂靜已經定了親,三女呂婉還待字閨中。
張三的目標就是這三女兒呂婉。
要說這三女兒,很少人見過,面貌也不詳,平素基本是不出門,唯一的一次是剛來時陪著姐姐和老孃去普渡寺求子,之後外間再無音訊。
蒼蠅也叮不得無縫的蛋,張三現在感覺真是豬啃刺蝟,無從下手了。
總不能明目張膽殺進去吧,就腦海裡那幾把劍,遠遠不夠,而且那是匪徒行徑,盜門只是盜,不是匪。
月末是立夏節氣,普渡寺將會有一場大的法事,慶祝萬物生長,這在泰南城裡也是大事,知府家人很可能也會去。
不過只是可能,還沒有訊息傳出來,但是這可能性極大,因為呂夫人年近五旬,不得一子,而大女兒呂清完婚三年,尚無所出,普渡寺那麼有名,怎能不去?
於是張三把目標瞄準了普渡寺。
普渡寺是泰南城西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寺,還是大元皇朝時所建,香火非常旺盛,出名的不是別的佛祖,而是送子觀音常常顯靈,不少鄰府隔縣的人甚至遠道過來進香朝拜,期望得個一兒半女。
張三不太愛去寺廟,每次和師傅進去之後,和尚一碗清茶奉上,接著不是要談重修廟宇就是給佛像再塑金身,至不濟也得交上點香油錢,你要一毛不拔,臉登時就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