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源自明代戚繼光,是內外兼修的功夫,於外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於內調息、調心、調神。練習八極拳有慢拉架子,快打拳,疾打招之說,”張教頭耐心講解。
八極拳屬於短打拳法,具有挨、幫、擠、靠、崩、撼之特點。對於每個練習者,在做八極拳時,要剛勁、樸實、動作迅猛。發力於腳跟,行於腰際,貫至指尖,故暴發力極大,極富有技擊之特色,”張教頭一邊口傳一邊演練,高元一邊領會一邊模仿。
其實,練習八極拳最大的難點在於,要求練習者具備超強的輾轉騰挪、跳躍、平衡能力。很多人練拳之前先練站樁、練梅花樁,尤其像少林武僧練挑水,就是為了提高這些基本功水平。
除此之外,修習八極拳還要求練習者有強大的心肺功能。
因為擊打八極拳時,整個人處於急速運動狀態,就如同短跑運動員的百米衝刺,不像太極慢悠悠迴圈往復,要的就是一個氣勢剛猛。修習者若沒有強大的心肺功能,打兩拳就氣喘吁吁還怎麼制敵?所以很多八極拳練習者練拳之前先練習長跑、游泳來提高心肺功能。
真正的拳法並不複雜,主要的功夫都在於基本功。
所以,人們常聽說某某習武者練習打樁幾年,練習梅花樁幾年等等,若這些基本功到位了,再修習拳法那就是水到渠成,否則變成了花架子,套路而已。
高元自從淬血層次圓滿後,不但具有了普通人難以練成的,媲美國家級拳擊手的兩牛之力,而且本身經脈貫通,身體的平衡能力、心肺能力都是一流,基本功無需訓練即可迅速切入拳法,這樣就是省去了習武者絕大部分的練習時間。
如果說一個有資質的練習者,需要十年的時間打牢基礎後才能真正練習拳法,而高元卻從一開始就跨過了十年的準備期。
張教頭在測試高元的基本素質時,雖然心裡早有準備,卻依然被一系列高標的資料所驚訝:力量優、速度優、平衡優…,這種人才不練武簡直遭天譴。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如同張無忌修習乾坤大挪移一樣,別人要窮其一生才能練成寥寥數層,而有了九陽神功做支撐的張無忌卻只需要區區幾天就能練到頂層,原理雷同。
八極拳法分為八式名稱:撐掌,撐錘,降龍,伏虎,懷抱拳,合抱掌,探馬掌,劈山掌,訓練講究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各部位的應用,也就是讓人全身的各個部位都能成為武器,練成後普通人根本不能近身,全身都是攻擊點!
高元在張教頭看待怪物般的眼光中飛速進步,短短一週便把八極拳的金剛八式瞭然於胸,打出來虎虎生威,相當於走了尋常武者十餘年之功。
接下來再想提高,就需要實戰淬鍊了,再高超的武藝沒有經過實戰的錘鍊都只能是花拳繡腿,躍躍欲試的高元早已按捺不住要踏入第三層對決場!
高元初來乍到,幾乎不認識武館的人,連找個切磋的人都沒有,貿然下注找人對決又擔心自己成了送錢童子,正發愁時,突然看到張詩詩過來了,連忙迎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