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烏雲散盡,陽光出現在空,人們紛紛走出屋子和窩棚,站在陽光下,感受久別重逢的溫暖。
太陽出來了,可以回家了,而大部分人的家在空曠的田野,無房無屋,隻有一片土地,殘瓦斷簷。
大部分村民都結伴回去,希望能翻出點有用的東西,畢竟還要生活,還要種地,還要過冬。
洪水過後,四周一片荒涼,原本已經快要成熟的稻子,大部分都倒伏在田地裡。很多已經開始發黃發黑,過不了多久就會發黴或者出芽,這樣的稻穀基本是收不上來了。即使收上來,也不能吃了!
而沒有倒伏的趁晴,還能搶收一點,雖然不夠溫飽,總比顆粒無收強。
鎮上村民們陸陸續續開始返回村裡,不管怎麼樣,地還是要種,人還是要活。
趙大山和趙大娘回去了一趟,家裡房子當晚上雖然沒被衝垮,這幾大雨卻是實實在在塌了。
從塌掉的屋子裡,扒出一些能用的東西,趙大山陪著趙大娘又回來了。
他們已經商量好了,還是回鎮上租房子住著。家裡田地租出去,趙大山和弟弟趙大川去碼頭做工,趙大娘帶著女兒的在鎮上找點活,先掙點錢,然後再考慮去哪裡建房。
一般人都不想離開自己的土地,但是趙大娘不一樣,她對趙莊沒有感情,隻要和孩子在一起,在哪裡對她都一樣,那麼她就更想挑好一點的地方。
還有一點,趙大娘不想,她想趁此機會離趙家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遠點,她覺得,這樣的親人,以後會成為兩個兒子的拖累。
回了南山鎮,趙大娘在鎮上尋摸兩,看中一棟宅子,後屋三間,前屋三間,灶房二間,一個院子。
房東家裡住後屋,前屋兩間租出去,灶房可以在院角搭一間,不過需要自己搭,房東不管。租金一兩五銀子一年,一次付清。
趙大娘很滿意,主要價格在南山鎮來不貴。回來和黃奶奶一,黃奶奶沒覺得不妥,站在旁邊的黃豆上了心,問了又問。
第二黃豆就和趙雨跟著一起去看了房子,當然,黃梨習慣性跟著黃豆。
黑也想跟,被黃桃用一隻腳擋住,它的身體跳了幾次也沒跳出來,隻能嗚咽地趴在門檻邊看黃豆和黃梨手拉手走了。
趙大娘看的環境還不行,就是房子有點偏,而且房東家人口也不少,就是房子不往外租,也不寬敞。明顯就是想趁機混幾個錢,也就全家擠擠,挪出兩間房來。
黃豆拉著趙大娘在鎮上逛了一圈,回來趙大娘已經把房子定了下來,並不是當初看中的那套。
晚上,趙大山和趙大川一起從碼頭回來。兄弟倆一個去碼頭扛活,一個在碼頭做點零工。每日能掙五十文左右,大山三十多文,大川固定十八文一
“今,我和雨還有黃家的兩個丫頭去看了房。”
“怎麼樣,定下來了嗎?”趙大川問。
“定了,不過不是昨看的那套,是豆豆給我推薦的,她她和黃梨出去玩,覺得那套房子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