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種地南山下> 第三十二章:趙大山買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趙大山買地 (2 / 3)

七爺爺家三個兒子,五畝地住是沒問題了,但是以後孫子輩多了就要往外圍建房了。

按黃豆同學的規劃,前麵統一門麵,後麵統一住宅模式。這個黃家也和鎮長談過,不管誰在這裡建房由鎮裡統一管理,房型和朝向要求統一。

還有路的問題,他們買的地是不包含中間貫穿的一條六米寬的路。也就是黃家兩百畝地,是在道路兩邊各一百畝。

原本黃豆還想路再寬一點,最少八米寬,可惜鎮長不同意,他覺得是他們是想以路的名義多佔地,要知道南山鎮裡的路才三米。

後來,等黃家和一批在此買地建房的人,按要求在規定朝向和樣式建起房子,中間留了足足六米路,綠化排水都做的非常好。

鎮長才不得不佩服起黃老漢的高瞻遠矚,這樣的村鎮模式,那是在任何一個地方也達不到的。

這也讓後來的黃港碼頭,因為道路寬敞,房屋規劃整齊,倉庫安全性更高而出名。

不過,現在這裡就是一片荒地,最先建起來的,也不過是一片或土屋或石屋的普通房屋。

黃家溝人,看族長和七爺爺,黃老漢兄弟都去買地建房,心開始慌了。在古代,族居才能獲得更多的保護和安全感。

黃姓家族的人開始紛紛來買地兩畝三畝,最多的也就四五畝。

而每次有人來買地,黃老漢都會苦口婆心地勸他們多買點,哪怕現在沒多少錢,可以建房的時候簡單點。

可是少有人聽他,甚至有人對他抱著怨恨的態度,覺得就是他煽動了族長和七爺爺來這裡買地,才逼得他們花錢到這裡買地建房的。

要知道,就是一畝地,想建三四間房肯定是沒問題的。不過這片荒地,要求是最少前二後二的房型,那麼一畝地是不夠的。

更多人的選擇都是花二兩銀子買兩畝地建套前三後三模式的房子。畢竟,前三後三才是這片區域最常規的房型。

而且,還能留出足夠寬闊的院子,以後,還能在院子中搭建廂房。

黃豆去碼頭找了趙大娘,詢問她家有沒有想去買地建房,旁邊聽見黃豆話的王大妮也感興趣地問了又問。

趙大娘,等晚上問問兩個兒子的意見,王大妮也表示,晚上會回去問問爹孃的意思。

王大妮是災民來的南山鎮,她和趙大娘一家一樣,迫切地想在南山鎮買地建房。

王大妮在碼頭賣花生瓜子,又加了鹽炒豆子,和一些應季水果。王大妮的爹在碼頭扛包掙錢,王大妮娘平時在家炒花生瓜子豆子,順便照看王大妮弟弟王新玉。

南山鎮的鎮裡已經沒有公有土地可以買賣,他們隻能買私人想售賣的房屋,不過最低三十多兩一套房的價格,也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

要是去買荒地,二三畝地的麵積完全可以建一套非常寬敞的前後屋帶院子的房子。再加上建房錢,就是青磚烏瓦的屋子也不要二十兩就能建成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