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泡沫時代東京文豪> 20 霓虹物語1980(20)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 霓虹物語1980(20) (2 / 2)

社會相當於華夏的文綜,理科則相當於理綜,而至少在初中階段,它們的內容教的很淺,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時也不嚴格。這一點從中考要求就能看出來了,基本上各校招生考試都只考國文、數學、英語三門(至少東京地區是如此),甚至一些私立學校連英語也不考呢!

至於社會和理科兩門,所謂的成績,其實完全是平時成績。一般是綜合初中階段所有的重要考試,打一個等級分(滿分5分制)。然後這個等級分又透過換算,可以和其他分數一起組成一個總分(在總分1000分的基礎上,國文、數學、英語考試佔300分,其他主副科則是按照不同比例分剩下700分)。

只是這種‘總分’是公立高中才算的,所以私立高中就不說了,社會和理科的等級分就是個參考。而就算是公立高中,其算總分時的影響因子其實也不大呢。

而國文、數學、英語三門中,過去林千秋最不擔心的是國文。大概是這輩子喜好文學的關係,國文是林千秋最有興趣、上課最認真的課了。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結果就是她的國文成績總能在班級排到前五。

不過,現在恢復上輩子的記憶後,她最不擔心的就成了英語了。雖然總有人說,英語說的流利,表達交流沒問題,不代表參加應試教育的考試也能拿高分。很多人還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呢,結果考做試題錯誤一大堆!

但是,林千秋上輩子的英語,一開始也是應試教育訓練出來的啊。應試教育給她打下了足夠規矩的底子,後來她去留學,又鍛煉出了實戰口語。以她現在的眼光再看過去頭痛的英語課本,一切都簡單過頭了!

她還找了一些英語習題做,果然也是輕輕鬆鬆。

老牌強項國文和新晉強項英語可以先放一放,林千秋決定先解決最為苦手的數學...話說她都有些不懂了,她上輩子的數學可不差啊,這輩子腦子是差不多的,怎麼就沒學好呢?

她覺得有些事就像是扣扣子,第一粒釦子扣對了,後面就好說。反之,第一粒釦子扣錯了,後面可就全錯了。上輩子她真正學數學之前就下棋了,知道她會下棋、天賦好,大家都說她數學一定好。畢竟下棋的人要算力強、空間想象力好,這都是學數學時的優點。

有這樣的‘激勵’在前,林千秋好像自然就學好數學了,即使她的數學也就是普通的好(事實證明,圍棋和數學學習或許有共性,但實際共性也沒那麼多)。而這輩子,好像是小學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糟糕的數學老師,然後就一直學不好數學了.......

這讓林千秋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老師訓練一群小孩子完成一個舞蹈節目,節目很難,即使是成年人也不見得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大家都不看好,但結果卻是演出的時候,孩子們完美完成!

大家問到老師有什麼秘訣,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就是‘不要告訴孩子們那很難’。

雖然這個故事來自有名的公知雜誌,在林千秋上輩子那會兒已經被釘在恥辱柱上了。但單就這個故事而言,並沒有任何崇洋媚外、罔顧事實的因素。哪怕這個故事並不真實存在,道理也是那個道理,符合人們的生活經驗。

人能做成什麼,很多時候都到不了看天賦的程度,看的只是認知。如果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能做到的,那就能做成。反之,認為那是很難的事,做不到也沒什麼,結果可能就是真的做不到了。

...胡思亂想著這些,林千秋先將其他課本收起來,只留下了數學。

之後她沒有看最近學的內容,而是從中學第一本數學教材看起——上輩子數學成績雖然不錯,但她那時候都離開學校多久了?數學可以說都還給老師了。而這輩子,數學學的亂七八糟的,有一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凌亂。

所以她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從頭開始,讓自己對中學數學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而不是盲目用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