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都有自己的所圖,最終虧欠最多的就是慕容愷。
如果沒有董貴妃的李代桃僵,那瑾妃應該是這些年最受寵的妃子,她的兒子,怎麼會到被人暗殺都無人知曉的境地?
這些年太後和自己都想彌補,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虧欠反倒是越來越多。
如果是別人要求說出當年的真相,她還可以拒絕,可是偏偏是他。
“去將瑾妃請來。”很久很久之後,皇後才終於做了決定。
瑾妃到了棲鳳宮之後,皇後就將慕容愷的意思轉達了,隻是沒有告訴她,慕容愷準備去北安,她清楚,瑾妃不喜歡阿蠻。
“皇後不怕我謝家崛起之後,會危及大皇子的儲君之位嗎?”
瑾妃隻問了一句,當年就是怕慕容愷會危及大皇子的儲君之位,兄弟鬩牆,她才任由董氏冒領了救皇上一命的大功。
“阿愷心誌堅定,別說是這些年對他屬於照顧的外祖舅舅,就是我這個母後的勸說,他都不一定聽的。”
“我怕管不住自己的心,如果皇上知道,當年是我救了他,隻要我求,他必然會立阿愷為太子。”
皇後和瑾妃,對於她們愛著的那個男人都是瞭解的,如果隻是救命之恩,他可能還不會言聽計從,但是錯過了這麼多年,他的歉疚太重,重到他隻能用儲君之位來彌補。
“妹妹會那樣做嗎?”皇後輕聲地問,語氣平緩淡定,好像兩人說的都不是關係到大周國運的事情。
“我不確定,人都有野心,我也有,現在我覺得我不會那樣做,但是我不知道我會不會變成另外的董貴妃。”
皇後看著瑾妃,心頭全是多年前瑾妃和太皇太後的對話,當時,太皇太後問她,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心,她說,現在能守住,以後,不一定。
也就因為她的那句以後不一定,太後才下了懿旨,讓她隱瞞當年的一切,條件就是保住生下來就體弱的慕容愷的性命。
為了兒子的命,瑾妃將那件足以讓慕容崢感恩戴德的事隱藏了十幾年。
“妹妹你吃虧就吃虧在對誰都太坦誠。”皇後在沉默了很久之後,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