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回去之後,便馬上問宜妃的資料。
宜妃,本命李宜蘭,是左光祿大夫的嫡長女,入宮八年,育有一子,今年七歲。
孃家是書香門第,不是什麼顯赫世家,但是在京中很有名望,左光祿大夫是京中儒家學說的泰鬥,門下弟子眾,許多文官都是他的門生。
“書香門第,那應該是不可能習武!”子安喃喃地道。
“她不懂得武功啊。”壯壯說。
“但是,我剛才看梁嬪衝撞她的時候,她是有根基的。”
“不可能,李大人不喜歡女子習武,且他本身就不喜歡武官,怎會讓自己的女兒習武?”壯壯覺得子安想多了,“你看錯了吧?”
“我不會看錯,一個弱女子是沒有這樣的身手,她一定是懂得武功。”子安篤定地道。
“即便她懂得武功,又如何呢?宮中懂得武功的人可不少。”
“懂得武功不奇怪,但是,她為什麼要掩藏自己?”
“這就不知道了,或許皇上不喜歡女子習武。”壯壯這樣說著,又自己否定自己,“不過,皇上倒是不會不喜歡女子習武,相反,他是很欣賞有本事的女子。”
壯壯這樣說著,自己也疑惑了起來,“是啊,她為什麼要掩飾自己懂得武功呢?這可以成為她爭寵的手段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子安一向信奉這個道理。
“那要不,再命人仔細調查一下她入宮之前的事情?”壯壯道。
“好,調查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壯壯笑了,“對她這樣的人,還真犯不著花費這麼多精神,你啊,就是太小心翼翼了。”
“我的好公主啊,小心點總好過被人暗算,宜妃沒有那麼簡單的,她和太子的事情,你覺得是單純想找個相好嗎?”
“不是想找個相好,但是,她不算特別受寵,或許是想找個靠山呢?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太子被廢,能依附上太子,日後太子登基,也不會為難她的兒子,做母親的都是為自己孩子打算的……好,令貴太妃除外。”
子安笑了笑,“你這樣猜測也對,但是,宋瑞陽離開京城之前,跟老七說過,小心宜妃。”
“這個事情我知道,蘇青後來跟我說過,是宋瑞陽身邊的公孫燕勾結宜妃,想讓我嫁給宋瑞陽。”壯壯冷道。
“是的,沒錯,但是你想過沒有?公孫燕如何能勾結宜妃?公孫燕在大梁,宜妃可是在宮中啊。”子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