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也!謬也!古人云:但凡君子,役物,而非役於物。豈能做一個物質的奴僕?豈能讓它牽著鼻子走?該用則用,莫惜身外物,但惜體健康。畢竟它們皆是身外之物呀!”衝真勸道。
“果然有道理!多謝道長!”金萬貫終於釋然了。
“我家是賣魚的,可是對面又開了一家,這分明是在搶我家生意嘛!”談前憤憤然道。
“對對對,我那裡也是,那些人,見不得別人發財。”米行老闆袁寶附和道。
“首先,我為大夥講述一個趣聞,這是少林方丈對貧道說過的禪道呢。馬為何總是等到趟入水中,才能放心大膽地飲水呢?原來,馬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卻並不知道那就是自己,它以為是另外一匹馬潛入水塘。這匹馬害怕沒有足夠水供自己和‘它’喝,所以試圖以踩踏的方式攆走那匹馬,大家認為這個典故說明了什麼?”
“哎,這匹馬太愚蠢了,水塘那麼大,它那是何苦呢?”袁寶頓悟,贊同道。
“對,我們不同於馬,富有智慧,就該想出人的辦法來,否則就成了這匹目光短淺的馬。”衝真道。
“貧道喜歡一句禪詩,乃‘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不妨看淡別人,看中自己對事情的態度,老子說過: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不妨比別人多做一點或者幾點,以精誠的服務態度獲取人心。”
“我舉個例子,比如賣魚的,您就要根據顧客當日家情確定魚的大小,還要精心幫助來客宰殺好,洗淨,提回去直接燒煮就行了。”
“我家賣米,又該如何呢?”袁寶問道。
“您要買最新鮮的大米,以質量取勝。您還要做到心中有數。”
“什麼心中有數?”袁寶繼續問道。
“袁老闆,根據每個顧客家裡人數多少,準確核算出何時告罄,估計他們大米快要吃完了,立即將大米送過去,尤其對於老人、孕婦、或者體弱者,當然,我大宋還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多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或者官人。”
“太好了!我怎麼從未想到這一點呢?只盼著每一位顧客主動前來我店買米呢。”
“沒有過人的付出,豈能有意想不到的回報呢!”
“我叫殷實,經營綢莊已經多年了。一直聽說我大宋有位文武雙全的文妃娘娘,沒想到就是現如今的仙道,能否請您為大家講述講述您的神仙一樣的心境呢?”綢莊老闆懇請道。
“好!多謝大家的青睞,我呢,一直懷著一顆孔子積極入世的上進心,但同時藏著一股飄然物外莊子的浩渺之氣。在天做鴻雁,落枝成麻雀,收放自如,高下皆宜,既做到了君子的自強坦蕩,又做到了隱士的自在逍遙。”
“仙道謙虛了,不是麼?在天做鳳凰還差不多,才好與萬歲爺相配呀,大家說是不是?”
“是!誰敢說半個‘不’字,一定犯下了欺君忤逆的殺頭大罪。”大家皆笑了。
“作為生意人,貧道請各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熱情說好見面話,比如‘您好!’‘請問有何貴幹?’‘請坐!’‘請用茶!’‘您真有孝心!’‘您真會疼娘子’‘辛苦了!’‘歡迎下次再來!’二是相逢十分笑,微笑始終是一朵最美的花。三是必須控制好情緒,即使顧客在如何惹您生氣,您要及時地為情緒潑一盆冷水,久而久之,您的店就門庭若市而且經久不衰了!”
“哦!多謝多謝!仙道果然出語不凡,句句深入人心哪!好,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為未來院做出貢獻了!”
於是,這十位富商出手倒也闊綽,不是100兩、就是80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