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州廣闊,遠在徐州之上,而徐揚兩州在手,只要稍加休養生息,就可練出三十萬精銳大軍,此時已經不適合再用徐州刺史這個名頭……
就算不稱帝也得稱王建制,否則,這麾下官員都不好安排了。
理是這個理。
你一個徐州刺史下令封賞揚州各郡,就很不合適。
清君側,討不臣的名頭,在袁術掛掉、孫策敗亡之後,暫時也用不上,還不如直接擺明車馬,坐地稱王。
這時,也能匯聚天下英傑,與北地爭雄。
不得不說,郭嘉此言一出,江東新降文臣武將全都急了。
這都是家鄉啊。
這麼三路大軍橫掃下去,不打得山河破碎,百姓流離,那肯定是在說假話。
說不定,數月過後,自己那些家族和故人,全都遭難。
別人還沒說話,本來無可無不可的張昭已經搶先說話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雖然事前忠心於孫策,君臣相得,他有意不為新主出謀劃策,但事到臨頭,他還是覺得自己考慮有些欠妥。
現如今的形勢,並不是自己想不想出謀出力的時候。
而是對方需不需要自己出力。
一旦沒有得力的表現,這江東人才濟濟,張家哪裡還能得到絲毫利益。
而且,就算江東人心不服,這不是還能從徐州調人嗎?
到時外人進來,所行無非就是霸道鎮壓之事,江東四大世家豪門,全都得遭殃。
所以,他就忍不住了啊,與張紘對視一眼,當下就出列奏對。
“吳地雖廣,兵力多數為四姓掌控,四姓與孫家一旦臣服,所有城池都不用攻伐,傳檄可定……”
“哦,子布可能出使各家,說服他們一同出降?”
張坤眼神微動,就看到郭奉孝低頭不語,嘴角不經意的彎成弧度。
他立刻就明白了,這位軍師先前提出的三路兵馬,橫掃吳地的說法,其實是逼著張昭、呂蒙等人表態。
不管你們出力不出力,用心不用心,沒關係,我這裡直接發兵去打,反正也沒人擋得住兵鋒,就算是把吳地給打爛了,也守不住。
無非就是耽擱數月到一年半載時間而已。
越是反抗得堅決,越是會死傷慘重。
所以,想要一個完整的江東,或者說,想要世家勢力不受損,那麼,就想辦法早早投降吧。
鬼才不愧是鬼才,只一句話,就逼得江東降臣不得不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