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月鄉領地
領地品級:三品
領地面積:1017平方千米
定居點(解鎖/未解鎖):3/5
聚居地:無
潘曉谷他們的船隊,距離弦月鄉很近,很快就找了一塊平緩的河灘登上這座大島。
領地東西最長有五十多公里,南北最寬處有三十多公里,島上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不過並沒有太高大的山嶺,以平原丘陵為主,中間的丘陵大部分被茂密的森林覆蓋著,四周的平原地區生長著茂密的灌木,另外沿湖一側還生長著大片的蘆葦蕩。
領地的五個定居點全都在島嶼邊緣的平原上,其中三個位於島南月圓一側,兩個位於島北月缺一側。島南湖口的位置因為地形的變化,變成了一片被陸地三面包圍的廣闊河灣水域,島南的三個定居點中的兩個位於月圓兩肋的位置,正對著這處河灣,另外一個定居點則位於西側水道中段偏向入水口的位置;島北的兩個定居點一個位於月缺處的正中間,另一個位於東側水道靠近月牙頂點的位置。
五個定居點東西分佈對稱,已解鎖的是位於中間的三個定居點,潘曉谷將移民池中剩餘的移民,全都投放到這三個定居點,建立了三個村落,月缺一側的定居點因為面對新月型的湖灣,被命名為月湖,人口1500人康等村落,系統獎勵建築是【靈谷農莊】;月圓一側正對的河灣是一座天然深水良港,兩個定居點分別被命名為東月港跟西月港,人口都是500人貧等村落,其中西月港中有100人是潘曉谷特意買的突厥移民,這些人將來是用來深入波斯境內打探訊息的。
東西月港的系統獎勵建築,潘曉谷同樣選擇的是【靈谷農莊】,這裡很快就會成為出征波斯的大軍集結地和補給中心,需要儲備大批的糧草物資,另外弦月鄉領地是珍貴的三品領地,聚居點能夠進階為最高等階的都階,不像初始領地西澤鄉,品級只有七品,最高等階只能升到鎮階,所以更值得用心經營,作為發展基礎的食物就更加必不可少了。
“除了糧食,草料也必須多準備一些。”潘曉谷考慮了一下,花費500發展點數,在月湖又建立了一座【靈草園】種植牧場,這座建築不是免費的,還需要十五天時間才能建設完成。
既然重點經營弦月鄉領地,潘曉谷當然要講另外兩個定居點也解鎖,花費三百點解鎖了最後兩個定居點,建立了臨湖(東側水道)和西河(西側水道)兩個定居點,臨湖跟西河的獎勵建築同樣是【靈谷農莊】。
然後又花費九百點數買了十個中型【華夏移民】移民團,將月弦鄉五個定居點的人口都加到人口上限2500人,算上定居點升級新獲得發展點數,潘曉谷手裡還有2200多的發展點數,潘曉谷花費了其中1500點,在月湖選擇建設【戰堂】,在西月港建設【靈草園】【靈木林】,準備先將這兩個定居點升級為村莊。
等潘曉谷完成了這一系列操作,重新回過神來,眼前的景象早已大變模樣,原本鬱鬱蔥蔥的荒島,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座繁華的小鎮。
潘曉谷看了一下地圖,發現自己等人正好位於西月港位置,他們帶來的漁船,此時正停靠在西月港的碼頭之上。西月港(村)的建築風格與西澤鄉的聚居地完全不同,西澤鄉的聚居地中除了青珠村之外,全都位於內陸,並沒有緊鄰水邊,村鎮修建的都方方正正的,河岸邊上只有漁民搭建的簡易碼頭。
而西月港則是一座帶狀的小鎮,主要建築都集中在河岸上,並且修建了眾多的碼頭,碼頭中停滿了大小船隻,不但有潘曉谷稱乘坐的那種搖櫓的小型漁船,還有幾艘掛著風帆的大船,其中大部分也是漁船,剩下的幾艘船肚很大,應該是貨船。
阮家兄弟自從發現了那幾艘大船之後,眼睛就再也沒有挪開過,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你們幾個既然對那些船那麼感興趣,正好現在有個任務,可以讓你們上船看個夠。”潘曉谷好笑的說道,這些船屬於移民的初始財產,雖然潘曉谷沒有所有權,但是作為領主安排幾個人上船還是很容易的,當然他也可以強行收回船隻,不過這樣做肯定會大幅降低那些使用者的忠誠度,領地的民心也會變得動盪,說不定還可能引發領民逃亡或者叛亂,得不償失。
“大人儘管吩咐!”阮家兄弟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請命道
“你們去跟幾條大船上的人交流一下,問問一會有沒有人願意一起去大山谷看看。”潘曉谷心中一直惦記著大山谷情況,等他處理完領地中的事情,就要出發前往大山谷檢視,反正那裡距離西月港也不遠,也就四五十公里的水路...恩,現在可能有五六十公里遠了,不過這些都是細節,不需要在意。
潘曉谷首先找到了西月港的臨時村長
“小人馬德財,西月港的村長,見過領主大人。”西月港的村長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漢子,是個笑眯眯的胖子,看他穿著打扮像是從商的。
“恩...馬村長...”這馬德財看上去有些油滑,讓人不太放心,說話有些遲疑
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貌取人。潘曉谷不停的在心中唸叨,壓抑住心中的想要換人的衝動,然後將自己把他找來的用意說了一下
潘曉谷給了馬德財三個任務,一是讓他管理好系統建築建設工作,儘快完成建設;二是讓他在這兩天內統計好村裡能造船的工匠數量;三是讓他派人通知領地其他定居點的臨時村長,讓他們各自去統計自己轄區內造船的工匠的數量。
跟馬德財交代完任務潘曉谷又把村裡的突厥人集中起來,他要在這些人裡挑選派往波斯境內的間諜。潘曉谷挑選間諜的第一條標準就是男性,而且必須是已經成家的男性,最好通婚的物件還是漢人女子,因為這樣的人相對來說忠誠度更好保證一些。
潘曉谷本來以為只這一條就能夠淘汰一大半人了,誰知道五十個突厥男性中,居然有將近三十人滿足了這個條件,潘曉谷好奇的一問,得知了一個更加令他驚訝的情況,五十個突厥女人,居然全都嫁給了漢人?
“我們這些人的婚配,全都是馬村長幫忙做得媒,馬村長說兩族通婚,世代友好,大家以後就是一家人,一起發財。”一名娶了漢家女子做老婆的突厥漢子笑呵呵的給潘曉谷解釋了一下原因,潘曉谷聽到這個原因,一下子樂了。
這馬德財真是個秒人,當個村長真是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