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吉利克烈,去和唐人拼命去吧,勝利的榮光必將屬於真神的!真神至大!”
幾個時辰之後,城頭上的魯達等的花都快謝了,突厥人才“出其不意”出現在潘家堡外面。
吉利克列雖然愚蠢自大,但是打仗還是很有章法的。
吉利克列部是由幾個小部落聯合起來的部族聯盟,三千突厥士兵,以各自部落為單位,組成四個方陣,人數最多的是吉利克列本部,佔了總人數一半作為中軍,另外三個方陣圍在中軍兩翼和前方。
突厥人一直推進到距離潘家堡不到一里的地方後停了下來,除了中軍以外的突厥人紛紛下馬,帶上攻城器械,在中軍前面重新列隊。
突厥人以百人為一對分成十五個小方陣,這十五個小方陣有分為左中右三個叢集。
中間叢集人數最少,只有三個小方陣,其中一個小方陣推著一輛帶撞木的攻城車,另外兩個小方陣則護在工程車兩側,各自舉著兩個高達兩米的擋箭牌,擋箭牌是用紙條編成的,後面有原木支架,可以立在地上,為後邊計程車兵提供掩護。
左右叢集正對著城門兩邊的城牆,也同樣裝備有擋箭牌,剩下的人則帶著登城用的長梯。
僅從攻城器械的準備上來看,吉利克烈部還是很有水平的。
潘家堡這邊當然也不是毫無準備,上次守城戰之後,潘曉谷就覺得缺乏重型守城器械,想要造個弩炮或者投石機之類東西,可惜現實是骨感的,雖然潘曉谷知道好幾種重型武器的原理,可是領地裡的人工藝水平不行,很多都造不出來,你說潘曉谷自己動手?呵呵...
再加他還要忙其他事情,所以到最後只搞出一種人力拉拽的拋石器。
這玩意需要五六個人操作,勉強可以把兩三斤的彈藥,拋射到一百多米外的地方,至於準確性什麼的就不要想了,完全靠玄學。
拋石器不但能拋射石塊,還可以發射燒紅的木炭木頭,此時用來對付突厥人的擋箭牌再合適不過。
拋石器安置在城牆內側略矮一些的臺子上,一共有二十臺,潘曉谷命令其中十臺按兵不動,另外十臺在突厥人進入射程之後,一齊開火!
因為要對付突厥人的擋箭牌,所以炮石器發射的都是燒紅的木炭,堡內城牆根下,有五個熊熊燃燒的大爐子,正在源源不斷的生產這種燃燒彈。
這些火紅的彈丸,在空中劃過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精準砸在…空地上。
本來就是玄學武器,就不要指望首發命中了,好在炮石器發射速度不錯,配合熟練了後比弩箭發射還要快上一些,所以還沒等突厥人反應過來,又一輪流星火雨兜頭砸了下來。
緊接著又一輪,然後又一輪,再玄學的機率,只要基數大了,總能碰上。
第三輪的時候,就有一枚燃燒彈砸在突厥人中間叢集的擋箭牌上。燒紅的木炭很脆,撞到擋箭牌的一瞬間,就炸裂成一朵火花,飛濺的火星落到周圍的突厥人身上,燙得他們直跳腳,想要把身上的木炭抖掉。
擋箭牌被擊中的位置,也燃起了一朵小火苗,不過很快就自行熄滅了,可能是因為擋箭牌是用新鮮枝條做的,水分比較多的緣故。
突厥人的擋箭牌前進到距離城牆三十米左右的地方就停下來,因為角度的關係,再繼續前進擋箭牌就起不到作用了。
原本舉著擋箭牌的突厥人小方陣,將擋箭牌立在原地後,就躲在擋箭牌後邊,開始向城頭拋射箭雨。
剩下的突厥人則高呼著各色口號發動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