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迎接的正是潘曉谷一行人,其實早在兩三個時辰之前,潘曉谷就已經得知程雲他們的到來。上次宋江提醒過潘曉谷,近期可能會有波斯境內的突厥人或者其他胡人部族向安西境內遷徙,潘家堡正好處在其中其中一條遷徙路徑上,所以潘曉谷一早就在各聚落周圍安排了斥候崗哨,一旦發現大隊人馬,就立刻回報。
程雲帶著走下土梁,沿著田間的土路走了一段,遠遠的就看到一個年齡比自己小一點的年輕人,帶著一幫家丁打扮的青壯從對面走來。
雙方接近到兩箭之地時,對面的人停下了腳步,程雲注意到對面年輕人身後,幾個家丁取出弓箭做出了戒備的姿態,看到對方的舉動,程雲這邊的人也不由停止前進,雙方一時僵持起來,這時對面一人大聲問道:“來人可是大唐吐火羅軍的兄弟?”
程雲心裡知道對方的戒備並無過錯,可是不知為何心中就是不痛快,於是他衝一旁的魯達使了個眼色,讓魯達去應對對方的問話,這個隊伍中就數這個光頭軍漢嗓門最大,都快趕上他那個族叔了,而且魯達的脾氣又不好,對方戒備的動作絕對算不上友好,以魯達的脾性肯定要予以回擊。
“爾等草民為何和阻我去路?當前的乃是火州軍府校尉,大唐邊軍,快些讓開大路,叫你家主人前來迎接!”魯達果然不負程雲期望,一點虧都不肯吃。
程雲眼力極好,清楚的看到對面那個年輕人聽到魯達的回應之後,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後對身後的人擺了擺手,讓他們放下弓箭解除了戒備,算是在行動上首先退了一步,程雲剛剛讓手下繼續前進,就聽到那個年輕人喊道
“對面可是程校尉,潘某之前見過令叔程都虞候一面,聽程兄提起過你。”
這番話差點沒把程雲給氣死,那個年輕人想必就是潘曉谷無疑了,倒是生了張利嘴,他在話語中跟自己族叔稱兄道弟,豈不是生生高了自己一輩,這讓自己以後如何與這人相處?
程雲可不願成天看到一個年齡明明比自己還小,卻整天擺長輩架子的傢伙在眼前轉悠。於是朝一個屬下使了下眼色,那名屬下看到後,從背後揹著的盒子中,取出一張蓋著火州都督大印的告身帖。
結果屬下遞來的高深帖,程雲這才一本正經的說道:“軍中只認軍令不識私情,我等是奉了火州觀察使大人的軍令,前來編練鄉勇民壯,哪位是潘曉谷,速速上前接取告身,繼任火州廂軍指揮使之職,即日起在潘家堡操練新軍,不得延誤。”
程雲騎在馬上,一邊說,一邊舉著告身帖東張希望,特意不去正眼看潘曉谷,好像不知道他才是潘家家主一樣。
兩邊人馬此時已經匯合到一處了,雖然相互之間還有些戒備,不過已經變得緊張的氛圍已經消散了。程雲這番作態只是為了氣氣對方那個年輕人。
果然這番舉動果然把潘曉谷氣到了,他用餘光看到那年輕人一臉苦笑的搖了搖頭,然後走到自己馬前,拱手拜道
“下官潘曉谷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