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構建出一個可能存在的推斷,再依據推斷結果去尋覓可能實施犯罪的人。
換言之,要是主角社交圈裡的人既無作案動機,也無作案時間,那就向外擴充套件一圈,或許便能找到答案。
雖說這聽著仍如大海撈針,可好歹有了方向。
恰好警局存有調查死者朋友圈的資料。
蘇映雪帶著林彥直奔警隊。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查閱,記錄顯示,死者王笑雯確實沒有不良嗜好。
週二到週五,每天下午都去教跳舞,週末則全天授課。
她與學院同事關係融洽,從來沒有過矛盾。
朋友圈裡的男性朋友,幾乎都能提供不在場證明。
警方調查聊天記錄,也未發現異常。
由於死者手機在案發現場未找到,警方調查時,著重提取了死者男性朋友的資料記錄。
對於王笑雯的女性朋友,僅對幾個關係較好的進行了專門走訪和筆錄。
“你是說,我們現在要從她的女性朋友查起?”蘇映雪皺眉問道。
林彥點點頭,“道理很簡單。
因為王笑雯的私生活太過乾淨,所以警方查無所獲後,才將其定性為陌生人隨機作案。
但實際上,你們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
“什麼問題?”蘇映雪問。
林彥放下滑鼠,抬頭看向她,“把這個問題和我們之前的推斷串聯起來。”
“串聯起來……”蘇映雪低聲唸叨,思索片刻後,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兇手故意在那裡拋屍,就是故意把我們往隨機姦殺案的方向引?”
林彥用讚賞的眼神看向她,笑道:“你開竅了!”
蘇映雪接著說:“所以,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
倒推一下,就是說兇手很可能與死者有聯絡,只有讓警方定性為隨機作案,才不會順藤摸瓜查到自己頭上?”
“快接近標準答案了。”林彥拿出一張紙,在左邊寫上“王笑雯”三個字,又在右邊寫了“兇手”二字。
他把筆遞給蘇映雪,問道:“你覺得,有幾種方法能把死者和兇手聯絡起來?”
蘇映雪拿起筆在紙上方比劃了一下,“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