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親人都不在了,我才十四歲,還有很好的未來。
許是其他人捐得都沒我多,兩淮之內,我居然也跟著輕輕謀了個嘉獎。
陛下贊我,實為女中英傑。
我也因此名震兩淮。
家中的生意好做了許多,我亦開始了販運之路。
一路走,一路尋找當年的親人們。
七叔在破舊的縣城被找到,他沒了一隻手掌,卻死死護住了七叔母和蘭芝。
我找到他時,愧疚得流出了淚。
他卻寬慰我道:「沒關系,傷的是左手,右手還能撥算盤。」
四叔和阿青嫂是自己回來的。
他們的關系還是不鹹不淡,相交如水。
也許,在禮教的束縛下,他們再也不會找到那樣一個世外桃源。
也是這年,開中折色制開始了。
朝廷下敕令,允許商人以銀易引獲得商品鹽,免除赴邊納糧之苦
餘鹽開禁,持有鹽引的商人可以直接從灶戶的手裡買補餘鹽。
這便保證了充足的貨源,免除了守支之苦,也成為兩淮鹽商牟取厚利的有利之機。
我在十五歲那年正式踏入兩淮鹽業。
因捐納有功,又有四叔打的根基在,我販鹽很是順利。
汪學正悄悄問我:「你背後是不是有人?」
我笑著道:「不知道。」
其實我是知道的。
問清了相熟的人,其中關竅,我一下便想通了。
當今陛下身邊的紅人當數葉銘臻。
有他在其中斡旋,我成為江南總商,維護榷鹽,倒也是個很不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