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坤寧宮出來,董佳佳和張氏一同返回啟祥宮。剛邁進啟祥宮大門,張氏便開口:“妹妹,大格格估計剛醒,也快到用膳時間了,改日咱們再坐下好好說說話。”
董佳佳微笑回應,語氣平和:“自是以大格格為重,姐姐先行便是。咱們同住一宮,日後有的是時間相聚。”說完,兩人各自回了配殿。
緩步回到西配殿內,董佳佳剛坐下就吩咐白露去取膳,讓白霜去燒煤爐。自己則坐在榻上,目光投向對面的東配殿,陷入沉思。
穿越到這後宮數月,董佳佳對宮中妃嬪已有了大致認識。
除去儲秀宮裡有些特殊的博爾濟吉特格格,西六宮中,原身也就與長春宮西配殿的阿明阿格格交好。阿明阿格格性子溫吞,不善言辭,在後宮沒什麼存在感。之前請安時,兩人有過簡短交流。但董佳佳刻意疏遠後,阿明阿格格如今也不再跟她多話。今日一見,阿明阿格格愈發沉默,本就普通的容貌,更顯黯淡。
而與之同住一宮,東配殿的馬佳氏,明眸皓齒,肌膚勝雪,身形柔美豐腴。看似八面玲瓏,實則心思單純。又因搶先誕下皇上長子,得寵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東六宮中,住在延禧宮的兩位,烏蘇里氏,姿色平平,身材壯碩,一副好生養的模樣。可入宮四五年,卻未曾有孕。她性格活潑,卻不得聖寵,只能依附皇后。
而那拉氏眉目如畫,氣質淡雅。平日裡還能和皇上在書畫上有所交流,性格溫婉。生下三阿哥後,原本還算清秀的容貌愈發動人,渾身散發著知性典雅的氣質。
和董佳佳同處一宮的張氏,容貌普通,卻能說會道,有點小聰明。雖然聖寵不深,但因最早誕下皇嗣,大格格又乖巧可愛,深受皇上喜愛,所以張氏在眾人面前總有種優越感,還常拿養育大格格的經驗說事。
大阿哥夭折沒多久,張氏還曾強拉著那拉氏數落馬佳氏不會照顧皇嗣,結果被皇后訓斥。從那之後,張氏低調了不少,後宮也少了些是非。
若只是如此,董佳佳倒也認了,總歸得罪人的不是她。然而,未懷孕前,張氏便常在原身面前以主位自居。每每白天皇上過來,張氏便以大格格為藉口,將皇上引去她那。
儘管皇上晚上大多宣原身侍寢,但這也能從中窺視出張氏和原身不和。自打董佳佳懷孕後,沒法侍寢,皇上來得少了,張氏也沒了跟她較勁的心思,可見張氏不是安分的人。
要是董佳佳生下阿哥,和張氏的矛盾肯定會更激烈。雖說她知道自己腹中是格格,但在這後宮,皇上對子女的寵愛若不爭,孩子便可能悄無聲息地遭人算計,到時連申冤的機會都沒有。
看過不少清穿小說的董佳佳明白,在後宮,沒寵愛不行,太受寵也難以長久,把握好度才能生存下去。
想到這兒,董佳佳心裡有了主意,她想遷宮,搬到對面不遠的永壽宮。現在宮裡嬪妃不多,要是能獨居一宮,生活能更自在些,還能防止張氏在自己生產時作妖。生產關乎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獨居一宮才能安心。
而且,原身出身包衣世家,獨居一宮也能方便安排自己的人。往後幾十年都要在這深宮裡度過,提前謀劃才是明智之舉。
董佳佳思來想去,遷宮之事需先安撫住張氏,防止她從中作梗,失了遷宮的機會。同時,也要提防別有用心之人趁機陷害,傷了腹中孩子。
另外,得先向皇后稟報,探探皇上的意思,最好能得到皇上的允諾。理由她已經想好了,只要一切順利,應該問題不大。
沉思許久,董佳佳輕撫隆起的腹部,心想如今懷孕近七個月了,時間緊迫,得儘快行動。當務之急,是先安撫好張氏。
轉瞬十天過去,董佳佳下定決心後,便雷厲風行地付諸行動。每日請安時,她都安安靜靜,從不捲入與自己無關的紛爭,即便話題涉及自己,也只是淡淡地回應一句。在皇后面前,她更是畢恭畢敬,一舉一動都嚴守宮規,不敢有絲毫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