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林嬌嬌死後,知青院的氣氛,就比之前更好了。
林向南對於知青院的其他人,好像也沒有之前那麼防備了。
顏書她們剝松子的時候,她看到了,也會過來幫著剝。
這一切的變化,好像都是從她躲到顏書的背後開始的。
估計就像汪瑩說的那樣,站在顏書的身後,就讓人很有安全感。
和諧的氣氛,很容易讓人暴露真性情。
就比如現在。
汪瑩瑩在知道,顏書和蘇然都有包裹之後,就跟在顏書的身後叭叭的追問:
“顏知青,你們什麼時候去取包裹,你們是坐牛車去,還是走路去?你們要是走路的話,我們就可以同路了。”
隊裡的拖拉機是大寶貝,輕易不會動用。
說起來,之前大隊長安排拖拉機去接顏書幾人,真的已經很給新知青的面子了。
顏書回了一句:“走路,牛車太慢了。”
汪瑩瑩自動遮蔽了後面那一句,高興的說道:
“走路好,坐牛車還要花錢,反正去縣城也不遠,還沒有我們之前進山的路程遠。”
“我和柳知青這幾天都剝了不少松子出來,我打算都寄回去,剩下的松子就留著冬天自己吃。”
“我聽王知青說,寧知青想將所有的松子都寄回家,他居然一顆也不給自己留,他對他的家人可真好啊!”
顏書也是最近幾天才知道,汪瑩瑩居然是個話癆,話匣子一開啟,嘴巴就停不下來。
“是嗎?那他確實很顧家。”
顏書回了一句,繼續刨木頭,她這是打算做一個小型的榨油機。
最開始,她是想要做一個全自動的,後來一想,不從芥子空間拿材料的話,有些不現實。
首先,這裡還沒有通電,想要榨油機動起來,她還得先弄一臺太陽能發電機。
她倒是能做,就是這東西弄出來,有些超前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材料,限制了她的發揮。
沒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做一個手動的。
好在她和蘇然都有一把子力氣,這裡的冬天這麼冷,就當是日常鍛鍊了。
她前幾天,就已經將榨油機的設計圖弄出來了,動作快點的話,下雪之前說不定就能做出來。
顏書認真的做著木工活,汪瑩瑩說完知青院的事情,又和顏書分享起了她在村裡聽到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