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夫妻看在東西的份上,站在盛家的大門口,給盛二妹道了歉。
“對不住了,我們情急之下,聽信了謠言,胡說八道,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今天是我們大郎不在了,親事結不了,但都是鄉裡鄉親的,你就大人不計小人過,以後還有好的姻緣的,大郎之死與你無關,是他自己福薄。”
這又讓眾人吃了一驚。
這趙家夫妻,為了錢物,當真是幹脆利落的很,轉彎迅速。
圍觀在盛家門口的村民們自然也聽到了。
盛老爺子才放趙家夫妻拿著東西離開了。
盛二妹坐在院子裡放聲大哭。
鄉親們覺得二妹是真的可憐,各種議論紛紛地離開了。
再看熱鬧下去,就真不地道了。
盛家也關起門來,全部都心情不好。
盛老爺子抽著大旱煙,心情陰鬱。
林氏帶幾個孩子們回書房裡去讀書了,可是發生了這事情,誰又能讀得進去,只不過,管束孩子們,不讓添亂罷了。
盛二妹哭,盛大嬸子也跟著哭。
祝氏抱著女兒默默地去做家務活去了。
只有棉娘留下來,勸母女倆人。
這樣的事情又不知道從哪裡勸起來,只能說,“二妹,這姻緣的事情,真不怪你,你是個好姑娘,只是那趙大郎命不好,與你沒有緣份。”
還能怎麼說呢?
這效果並不好。
盛二妹一味哭。
邊哭邊說,“大郎與我說過,他是個孤兒,以前趙家夫妻成親多年,未生子,就領養了他。領養他之後,趙家夫妻就生了兒子,大郎在趙家過得並不好,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做小貨郎,賺銀錢給他爹孃,到了年紀上,他爹孃也不提給他尋親,讓他成親,人家像他這個年紀的,二十了,家裡不給說親的少……”
“大郎來我們村裡跑貨,看上了我,想與我定親,他們家裡也不同意,讓他再多跑幾年,等賺多點錢,讓他弟弟成了親,再讓他成親,大郎怕我等不了,就偷偷自己攢了聘禮,使了媒婆來提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