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人丟到全世界了。”
果然有這樣的人,陸風銘立刻開啟輸入框準備跟人對線。
沒等他開始打字,螢幕上已經有人先行一步。
“前面的,經血一點也不惡心,一點也不丟人。”
“丟人的是說惡心的你。”
“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拿女生月經來攻擊。”
“女性都有月經,比賽時遇到月經突然來已經是很大的挑戰,飛羽能克服這個挑戰還fash,這是絕對的女戰神!”
“對!女戰神!”
“這紅色的血是女戰神的勳章”
“誰也不許侮辱我女戰神!”
“不許侮辱女戰神+1”
“不許侮辱女戰神+2”
陸風銘看著飄過的這些文字,有種奇異的感受。
在運動這個職業,因為性別的影響,女性天生就比男性面臨更多挑戰。
很多運動,在兒童時期往往女孩比男孩參與度更高,表現也更好,但步入青春期後,大部分女孩的參與度和表現會逐漸落後於男孩並被拉開。
曾經有某位經驗豐富的青少年水下曲棍球教練說過,女生小學階段打的再好也沒用,上了初中後大部分女生就都不來練習了。
這不是因為女生比男生差,而是有真實的生理原因。
青春期的男生睪酮水平上升,這會極大提升男生的肌肉質量和力量,增加骨骼密度和強度,對於大部分力量型運動和耐力型運動都有提升。
而青春期的女生則因為雌激素水平上升導致脂肪比例增加,對應的骨骼強度密度增加卻遠遠低於男生。這個階段的女生,體重會明顯增加,肌肉比例降低,脂肪比例增加,嚴重影響運動表現。很多之前能輕松做出的動作,到了這時都會變得困難。
更不要說月經這個東西,對大部分青春期女生來說都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折磨,而且絕不只是在生理期那幾天才影響。有人出現痛經,有人出現貧血,有人出現偏頭痛。
簡單來說,進入青春期後,激素會讓男生變得更強,卻減緩女生變強的速度,讓她們開始為受孕做準備。
對大自然來說,女性只要乖乖生育和照顧下一代就好。女性不需要變強。
有很多女孩子,就在這樣的青春期變化中,接受了自己已經不再適合運動的說法,再加上課業的壓力,減少或者停止了自己喜愛的運動。
但對執著於運動、無法割捨對運動熱愛的另一群女孩子來說,她們從來不肯屈服於大自然對自己的安排。
為了克服體重和脂肪增加帶來的困難,她們科學飲食,嚴格控糖,增加訓練量,只為了讓自己的脂肪再薄一點,肌肉再紮實一點。
這不是追求白瘦幼,這是在追求最強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表現。
她們用比同齡男孩更辛苦數倍的努力,克服大自然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去追求女性也有權利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