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62 章 (2 / 3)

這是曾經讓飛羽痛苦的過去,秦臻不想拿這個作為談資,他剛準備岔開話題,一個年輕的聲音突然響起:“我去!快看快看!三條線爬完之後飛羽排到第三了!”

眾人的注意力立刻被螢幕上的排名更新吸引,剛才的談話被中斷。

秦臻看了看發聲的孫翊強,沖他舉起自己手上的烏龍茶以示敬意。

孫翊強一臉“有我在你盡管放寬心”的表情,開始問剛才聊天的幾位大哥要不要讓燒烤店再送些串過來。

一萬公裡外的天使城,女子攀巖兩項全能半決賽攀石部分的比賽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此刻只剩最後一條線路的攀爬。

三條線結束後,飛羽暫列第三名,從全場分數來看,她就算第四條線得零分,也可以保住在前五名。

許知瀾此時排名第八,在這場艱難的比賽中也是不錯的成績。

但比賽中的選手們並不知道此時的分數排名。

而且就算攀石排名第一也並不意味著安全進入決賽。全能兩項包括攀石和難度,攀石比賽一條線top25分,四條一共100分。而難度道總共100分。

就像攀石賽的每條線的25分並不平均分配在巖點上。控制住zone區第一得分點後會拿5分,之後會有第二得分點10分,還有最後的top點25分。

而且攀石賽為了鼓勵運動員大膽嘗試,並不要求選手必須按順序依次控制得分點。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從起步直接略過中間得分點一步控制住top,他也拿下了25分。

但並不是說只要拍下這3個點併成功top就有25分。因為25是一條線能拿到的最高分。

攀石比賽的評分規則在此基礎上有更加細致的演算法。25分、10分和5分只是運動員能拿到的基礎分值。運動員最終的得分還要受到攀爬嘗試次數的影響。

正確的計算方法是:用基礎分值減去得到這次基礎分數前的攀爬次數乘以0.1。

比如,一次攀爬就fash線路,相當於這次攀爬前的嘗試次數為0,最終得分就是250x0.1)=25。

對應的攀爬記錄是a1z1z1t1。

a1, attept 1,代表在這條線路上的攀爬嘗試總數為1。

小寫的z1,zone 1,代表選手在第一次攀爬嘗試中就得到了第一得分點。

大寫的z1,zone 1,代表選手在第一次攀爬嘗試中就得到了第二得分點。

t1,top 1,代表選手在第一次攀爬中就完攀,拿到top點。

這也就是為什麼攀石比賽的分數會出現小數點。例如一名選手的成績是a4z1z1t4,意味著選手一共爬了4次,第一次攀爬就拿下了第一得分點和第二得分點,但直到第四次攀爬才成功top。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