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18 章 (1 / 3)

第 18 章

飛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全場唯一一個完成這條道的選手,直到現場廣播裡的主持人突然興奮的大喊:“終於有人成功了!讓我們記住這個名字,241號選手——飛羽!”

全場隨之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飛羽跳下墊子,看向觀眾席的人海。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是她第一次在如此多的觀眾面前比賽。

她的腎上腺素,在這一刻開始飆升。

觀眾席的某個位置傳來好幾人呼喊她的名字,她意識到那是巖館的朋友們,便露出笑容,朝那個方向揮了揮手,

回報她的是更大的呼喊聲。

後面的比賽開始變得順利,全員轉戰第二條力量線路,有大量的單手掛轉身、引體向上等動作,對經過秦臻特訓的飛羽來說,仍然輕松top。此時她的分數來到50分,暫列預賽第一名。

第三條是動態發力線。動態來自英文名dyno,指的是在攀巖過程中,透過跳躍或擺動讓身體有一瞬的時間完全離開巖壁,沒有任何接觸點,從而以飛躍之姿到達較遠距離的下一個巖點。

對觀眾來說,這是攀巖裡最帥最酷的動作。而對於選手來說,這是最考驗日常訓練和個人意志的動作。因為每一次dyno,真正的難點不只是腿部發力帶來的高強彈跳,抑或擺蕩重心帶來的慣性,而是在即將到達下一個點時,手指能夠精準快速的抓緊巖點,不至於從巖壁上跌落。

此刻飛羽面對的這條線,一共8個點,分別考驗原地半蹲狀態下向上起跳的dyno、側身透過擺蕩重心發起的dyno、以及靠近top的連續dyno。飛羽在最後的連續dyno時出現了力竭,從接近最高點時摔了下來。

摔落的那一瞬間,她聽到觀眾倒吸氣的聲音。

她快速在半空中收緊核心,彎曲膝蓋,最終平穩的落在墊子上,面色平靜。

但觀眾席中的某些人並沒有她這樣的平靜。對她過去稍有了解的幾個人都緊張的從坐席上站起來,生怕這次跌落讓她舊傷複發,或者更嚴重,喚醒她曾經的夢魘。

觀眾席靠後的山頂位置上,有兩個戴著口罩、拿著望遠鏡觀賽的人也緊張站起。

但飛羽沒有任何懊悔的表情,只是站起來拍拍屁股,又在手上拍了些鎂粉,開始第二次嘗試。

攀石的特點是每個選手在固定的5分鐘攀爬時間內,可以有無限次嘗試機會。這和難度賽上掉落一次就結束比賽的特點不一樣。

飛羽的第二次嘗試並不輕松,她的體力掉落很快,每一個dyno都要比上一次多一些準備時間。但好在她最終鼓足一口氣,在連續dyno處完成動作,摘得top。此時她已經75分。領先第二名30分。

也就是說,飛羽早已提前一條線路拿下了預賽第一的名次,就算第四條線路上她得0分,也不會影響預賽成績。

當然,她這次是作為不計分選手受邀而來,所以就算她總分第最高,冠軍也不屬於她。

就在這時,場上廣播突然開始了對飛羽的介紹。

原本像飛羽這樣沒有積分沒有名次的選手,在這樣的大賽上不會有過多的介紹,主辦方也不會準備太多的資料,最多就是選手報名錶上的年齡籍貫等。飛羽前幾輪就是被這樣簡單帶過的。

但很明顯,現場主持人團隊看到她的精彩表現,又發現她是ifsc官方邀請來的不計成績參賽選手,終於意識到來者不簡單,便快速做了調查。

“觀眾朋友們,您一定和我們一樣,好奇今天這位表現出眾的選手究竟是何方神聖。可能對有些多年的巖友來說,飛羽這個名字讓他們想起了一個曾經的傳奇,而且是多年前以明日之星著稱的傳奇人物。剛剛我們終於得到了確認,今天的這位飛羽選手,正是多年前稱霸國內少年組女子攀巖領域多年的天選之星。”

正要退場的飛羽不顯眼的僵了一下。之後她快步退場,全然不顧現場觀眾為她發出的贊嘆。

回到隔離區,她發現其他選手們看她的眼神發生變化,有警惕有佩服,還有人明顯想上來攀談。但她在自己的位子坐下,低頭專心的按摩小臂,明顯不打算與人交流。

現在明顯不是正式回到大眾視野的好時機,飛羽完全沒有準備好。她只想專心比完這一場,爭取得到國際執照。

見她無意交流,選手們的感受不一,很快便有竊竊私語傳進她耳中。

“原來是以前的少年組冠軍,但為什麼這些年都沒有聽說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