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飛羽小時候很皮,是少有的比男孩更要精力充沛的女孩子,一刻也停不下來,永遠在上躥下跳。她的父母一度堅信這孩子有多動症。
直到5歲那年她看了場奧運會攀巖比賽,告訴父母自己也想玩攀巖,然後父母隨便搜了個離家最近的攀巖館帶她去體驗。從那時起,她對攀巖的愛便一發不可收拾。
和巖館大多數低齡孩子一樣,飛羽一開始也經常搞混左右手,也總是因為過不去難點被教練罵哭,也會趁著教練給別人指線時偷偷借點爬上去。
她真正被教練發現天賦,是在巖館的一次娛樂賽上,只上過兩個月課的她擊敗了很多練習半年甚至一年的孩子,直接拿下第四名。最後的頒獎儀式上因為第三名孩子提早退場,飛羽甚至補位體驗了一把領獎臺。
從那之後,在教練建議下,她從每次一小時的入門班升入每次兩小時的提高班,假期甚至進入了3小時的特訓班。別的孩子因為強度加大開始抗拒訓練,飛羽卻彷彿老鼠從小米缸搬去了大糧倉,越訓練越興奮,課程越難越有成就感。很快,她便成了巖館小明星,眾多家長關注的物件。
飛羽是幸運的,她遇到了自己熱愛的專案,遇到了嚴厲又賞罰分明的啟蒙教練,也遇到了頭腦冷靜、不會立刻逼她出成績的父母。
最初練攀巖的幾年,國內沒有太多面向10歲以下兒童的正式攀巖比賽,大多都是在少年賽裡增加面向兒童的娛樂或鼓勵性質的比賽。飛羽的父母並沒有讓她參與太多這樣的比賽,反而帶著她飛往各處知名野攀地點,讓她充分體會不為成績、只為突破的純粹攀巖。
這期間飛羽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後來又升入初中。同一年,她和父母教練認真討論之後,正式註冊為少年組選手,開始參加全國比賽。
那一年,飛羽作為u13組體重最輕bi最低的選手,一舉奪得多個分站賽的速度冠軍、難度冠軍和攀石冠軍,最後靠總決賽上的精彩表現和一整年的紮實積分奪得了年度女子總冠軍。
此後的兩年,雖然時有傷病,她依然衛冕自己所在的年齡組,並立刻成為業內人士口中的明日之星,甚至開始為參加奧運做準備。
直到16歲那年的一場攀石比賽,她因為在一個極小的捏點失誤而跌落巖壁,因為掉在地墊上的寸勁兒導,致長期負傷的雙腳腳踝跟腱盡斷。
業界唏噓,一顆明日之星就此隕落,從此連站起來都成為困難。
但飛羽的跟腱手術其實很成功。
手術後的第三天,主刀醫生來查房,指著飛羽的腳踝對一群醫學生們說:“認真看,你們不會再有機會見到這麼困難的病例,和這麼完美的手術治療了。”
術後第五天,飛羽媽媽去醫院食堂打飯回來,對著窗臺邊的飛羽大喊:“給我快躺回床上去!這麼早下地是嫌手術太成功了嗎?!”
出院後第一週,飛羽給閨蜜同學打電話:“怎麼辦,我在床上躺太久,感覺自己快要長痔瘡了。”
又隔了一週,她返回醫院拆掉長腿石膏,換成短腿石膏,開始跟著影片裡的芭蕾舞者做地面上的腳踝專項練習。
又過了三週,她回醫院拆短腿石膏時,被醫生誇贊:“我從沒見過這麼成功的手術和這麼漂亮的恢複。”
醫生說她可以開始全負重練習,也就是不借助任何支撐,完全靠兩只腳承擔體重。“但是隻能簡單的走路,別想著跑跳爬山,更別想著攀巖!除非再過3個月後你的複查情況理想。”醫生強調。
然後剛過了一個月,飛羽趁父母回老家探望病重老人的間隙,偷偷來到了攀巖館。這是她從小訓練的館,這裡直到今天仍然以兒童攀巖訓練為主。
“哇!你回來了飛羽!我們好想你。”巖館的小夥伴們見到她都非常激動。
“我也是,太想你們了。在家裡養傷真的無聊死了。”飛羽同樣開心。她一邊回應大家的關心,一邊換上攀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