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影響力被認為是華夏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對華夏電影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各種方面都是,票房、投資、演員等……
緊接著張導就在這條路下狂奔,有了《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和如今正在拍的這部《滿城盡帶黃金甲》都是大製作、大票房。
……
片場拍攝的第一場戲就是鞏皇和發哥的對戲。
發哥不用說,演技槓槓的。
他的角色型別,基本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以《英雄本色》小馬哥、《秋天的童話》船頭尺、《阿郎的故事》的浪子、《監獄風雲》鍾天正為代表的小人物。
出身貧寒的他,最擅長的正是飾演出身底層的奮鬥青年。
還有一類是以《臥虎藏龍》李慕白、《孔子》孔子為代表的東方式含蓄男人。
最後一類便是霸道總裁式的王者,《賭神》裡的高進,《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大王,以及進軍好來塢之後的《安娜與國王》。
這三類角色其實共性不多,但是發哥以訓練有素的表演,給每一個角色都畫上一張屬於自己的臉。
要知道他可是港省電影高度工業化時代的代表人物。
在他之前之後的演員,能達到他的高峰的,幾乎寥寥。
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自身的天賦、機會、努力。
尤其是演霸道類的人物,比如這部電影中的大王。舉手投足間盡顯霸氣。
當然,這跟他的氣場分不開,他一米82的身高,大開大合的肢體。
歷盡滄桑後的看澹風雲,舉手投足間的聲色,幾乎同時決定了以上角色在灌注於自己身體上所能產生的化學反應。
同時華哥如今已經五十了,人生歷練已經自成氣場。
還有就是鞏皇,眾所周知,她是因為《紅高粱》中的九兒出道,同時也開啟了她與第五代導演長達十五年的合作旅程。
有人說是張一謀成就了鞏麗,是,也不是。
其實鞏麗並不是九兒的第一人選,史珂才是。
她們倆是同班同學,一開始張一謀是看中了史珂,因為她的體型和原型比較相像。
那個時候拍戲,不怎麼看演技,主要還是演員要貼合人物形象。
要知道《紅高粱》可是有的。
後來史珂有其他的事情給推掉了,這才有了鞏麗的出演。
可以說,鞏麗出演《紅高粱》真的是佔盡了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