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回府嘍!”
隨著一聲響亮的呼喊聲,硃紅的大門迅速向兩側開啟。一隊衛士護著一輛四輪馬車穩穩的停在了門口。車門開處,魏忠賢慢慢的走出了車廂。
看到魏公公就要露出了身形,門前的魏七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殷勤的伸出雙手,一手護門,一手小心的扶向魏忠賢的胳膊。
“老祖宗,這梯子陡,您慢著點。”
一邊攙扶魏忠賢,魏七嘴裡還小心的提醒著。
對魏七的小心和殷勤,魏忠賢心中很是滿意。
魏七是魏忠賢的族人。從拐了數個彎的關係上算起,魏七應算是魏忠賢的侄孫。魏七來京城的時間還不算長,至今也還不足三個月。把這個族孫放在門房上,卻是魏忠賢親自做的安排。
魏忠賢親族不多,除了魏良卿是他的親侄子以外,還只有一個親外甥叫付應星。至於其他來投靠他的,像什麼族叔魏志德,族孫:魏希孔、魏希孟、魏希堯、魏希舜什麼的,那都只是魏忠賢的魏氏家族中人。
別看這些姓魏的,各個名字叫的響亮,其實,他們的名字都是到京後才請人改的。原本的名字也都有些難登大雅之堂,像魏希孔原本就叫做魏三。
論與魏忠賢的親緣關係,這些早來的魏氏族人,其實也只是比魏七要稍近那麼一層。
這些魏氏族人出身鄉村,既不識字,見識又不夠廣博,來到京城很惹了不少笑話。再加上魏忠賢當年在村中混的太慘,魏氏親族中對他客氣的也實在不多,所以魏忠賢對來投靠的這些親族,也實在沒有太親近的意思。
礙於面子,魏忠賢也就只給他們求個封蔭的官職,算是養起來了事。
所有魏氏族人中,也就魏良卿為魏忠賢代掌東廠,手中才算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權力。
現在風雲際會,魏忠賢看看眼前這個看上去很有幾分精明的小子,心中卻忍不住動了幾分心思。
當今的崇禎陛下,對他雖然依然信重,但崇禎陛下對內廷的各種調整,也讓魏忠賢感到了幾分心驚。
相熟的內鐺大太監們紛紛被調離,雖知這已是早就註定的事,可魏忠賢還是頗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而想到今日崇禎陛下所說陝西澄縣暴亂之事,魏忠賢心中就更是不由一寒。
魏忠賢可以肯定,內閣和東廠都未曾接到陝西澄縣發生暴亂的情報,崇禎陛下的訊息只能是來自錦衣衛。
這個見風就使舵的田爾耕啊,這轉舵轉的也太快了一點吧?
想到嗅覺異常靈敏的田爾耕,魏忠賢心中暗自嘆息一聲。
田爾耕當年是怎麼起家的,魏忠賢還是非常清楚的。
萬曆年間,播州楊家謀反前夕,楊家派使者攜帶大量的金銀財物進京收買各處朝臣,以求拖延朝廷發現播州異常的時間。
那時的田爾耕,方蔭補了一個錦衣千戶。就在那播州楊家尚還未有明顯反跡的時候,他田爾耕一個小小的錦衣千戶,卻敢把播州楊家送禮之人一舉拿下。田爾耕還一口咬定播州楊家欲行不軌,一路將事情鬧到萬曆皇帝御前。
播州楊家事發,田爾耕也憑此事簡在了帝心。
若非有如此的眼光和氣魄,田爾耕又如何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左都督、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位子上?
只是,田爾耕轉舵轉的這樣絕情,讓魏忠賢心中十分的不舒服。
陝西澄縣暴亂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你田爾耕就不能提前打個招呼?
就為這麼點功勞,壓雜家一把能有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