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開始加練,不斷彌補自己不足的倪土慢慢在凱澤斯勞滕二隊紮下了根。
就像生長在地下積蓄著力量的樹根,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地表上這棵樹的的生命力肯定會更加的頑強!
他的身體雖然還略顯單薄,他的對抗能力似乎還是不足,但是他的技術,他的創造力卻可以說相當的出眾。
技術流也是倪土立足球隊的根本,如果這幾樣再不行的話,我們就該懷疑他是怎麼被教練給看上的了。一個要身體沒身體,要技術沒技術,要意識沒意識的球員,球隊還能留下他那才怪呢!
後來人們在追溯倪土的發展經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驚詫與疑惑,擁有如此出眾的足球才華的他,中國足球是怎麼培養出的呢?
雖說他們一分力都沒出,但這並不妨礙國內某些人將其當做提升政績的“樣板工程”。說我們青訓不行?那怎麼就培養出倪土了呢?
說實話,除了魯泰足校帶給他有限的足球知識培養之外,倪土在國內學習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匱乏了!他在國內留下的印跡似乎只有那不算美好的足球學校時光以及他足球人生的第一個小機遇,他的半年大學生活……
只要他是中國人,就不可避免的會被拿來當作邀功行賞的砝碼,誰都阻止不了一些人的“邀功”行為。
其中最有趣的是當初倪土只待了很短時間的小學校園的老師。
這位老師在倪土走前一個月才剛來實習,很快當了班主任的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嚴格限制她學生的體育課內容。因為有小朋友上體育課時受了點傷,那小朋友當寶貝疙瘩的父母鬧到了學校裡來不肯罷休。
這對父母的名言是“我送孩子來上學是要他學知識考大學的,你們上這麼多體育課不浪費時間麼?上體育課就罷了怎麼還就看不住一個小孩子?!”
而那名教師的名言就是“你們體育課老師生病了,這個學期體育課全部上語文!”
彼時已經混到教育局領導的這位老師,若干年後竟然也想來邀功。她大談當初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倪土是如何在學校的體育場上展現足球天賦的,言辭中無不透露出教育系統對於倪土的照顧。
除了上述的體育課禁止令,這人的話裡還缺少幾個必要條件,倪土待了很短時間的學校根本沒有體育場,而所謂教育系統給予的照顧更是鏡花水月,那時候整個學校除了倪土的足球就找不出第二個球來,當然那名老師除外,她有兩個很大的圓球隨身攜帶。
現在這些人連倪土是誰,長什麼樣估計都沒有記住,而現在記住他的,是把他當成假想敵的人。
……
倪土的表現開始提升,原本就對倪土表現出敵意的亞卡姆現在更是有些心神不寧,他越來越擔憂起來。
亞卡姆時常向自己的神明禱告,祈禱他的那位大神能夠賜福於他。
他的祈禱很虔誠,卻並沒有像倪土那樣去認真的訓練和總結,他並沒有像倪土那樣不斷的彌補自己的不足。
其實亞卡姆這個人也是很有實力的一名球員,整個二線隊的教練組也很關照他。相比於其他人,他也算是少數挺有潛力能夠競爭一線隊名額的球員之一。他的實力很出眾,訓練與比賽時也挺正常的他在倪土出現之前是隊內的絕對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