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可能是因為隆慶帝駕崩,今日的奏摺格外的多。
三位大學士埋在如小山般的公文堆中,正在忙碌的處理著各地呈上來的奏章。
此時隆慶帝剛剛駕崩,皇后身體抱恙,新帝尚未登基,一般性事務,都是由文淵閣的三位大學士處理。
若是涉及到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但又不急需處理,則先放置一遍,待到大局穩定了再說。
對於一些急重奏摺,則由三位大學士共同商議,提出處理意見後,再傳至後宮,由皇后娘娘親自批閱。
不過這種事情,還沒有發生過。
就在這時,卓雲貴拿起一個奏摺,這是兵部侍郎所奏,奏摺中寫道:先帝駕崩,舉國哀鳴,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帝未立太子,大皇子趙為,先帝長子,忠孝仁義、文武雙全,臣斗膽諫言,請大皇子入繼大統,以正國體!
卓雲貴皺了皺眉,將這個奏摺暫且放到一邊,重新拿起一個奏摺。
誰知下一個奏摺,也是叩請大皇子趙為登基的奏摺。
卓雲貴翻了一翻,下方五十餘份奏摺,光是請大皇子趙為登基的奏摺,都有四十餘份。
他掃了一眼還在處理奏摺的兩位大學士,隨即站了起來,臉上帶著澹澹的笑意說道:“兩位大人,今日老夫倒是大開眼界。”
“哦,何事能讓見多識廣的卓閣老如此吃驚?”
將手中的奏摺放下,徐首輔從奏摺堆中抬起了頭。
另外一邊的高閣老雖然沒有說話,但也看向了卓雲貴。
卓雲貴拿起那四十餘份奏摺,在兩人面前亮了亮,接著說道:“兩位大人請看,這麼多奏摺,不約而同,都是叩請大皇子趙為登基的奏摺,你們說,奇不奇怪?”
卓雲貴想都不用想,這些奏摺,定然是在有人的授意下進行的。
“吆,本官還以為是什麼事呢?”
一直冷眼旁觀的高閣老開口笑道:“先帝駕崩,百官上書奏請另立新帝,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別說你那裡,我這也有三十多本。”
高閣老舉起自己手中的奏摺,裡面也是厚厚一疊。
徐首輔笑著搖了搖頭,點評道:“卓大人少見多怪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本官這裡也有五十餘本。”
兩人一唱一和,倒是讓卓雲貴像是個大驚小怪之徒。
“難道兩位大人就不覺得奇怪嗎?”
卓雲貴正色道:“便是百官上書另立新帝,為何這麼多人,不約而同,都全部上書請大皇子趙為登基,而二皇子,卻是提都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