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團這裡,吳澤已經從鍾澤嘴裡獲得了大量資訊,甚至他都還從鍾澤的嘴裡獲知。
23號站的站長蒲友,是鬼子大阪人。
至於他是不是第四旅團第三聯隊的副官,這個暫時還無法確認。
吳澤想了一下,第四旅團第三聯隊是作戰部隊,蒲友作為中轉站的站長,他應該坐鎮中轉站,無暇跟著作戰部隊去行動。
當然了,也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蒲友在後面卸任了23號中轉站站長職務,轉到了第四旅團第三聯隊當副官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對於吳澤來說,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蒲友是鬼子大阪人。
說起大阪,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重點,那就是日軍第四師團!
日軍有十七個常備甲種師團,分別是第一師團,第二師團……依次類推到第十七師團。
除了第四師團之外,其他十六個師團的打仗風格都以兇悍著稱,他們被武士道洗腦的厲害,把戰死當成是軍人的最高榮譽,這些師團的鬼子兵打仗都不要命,戰鬥力非常可怕。
而第四師團就有點特殊,他們是小鬼子十七個常備師團裡面的一股清流。
第四師團又叫大阪師團,師團的成員基本上都是大阪的市井混混,他們對於武士道不感興趣,對於愛國主義教育更不感興趣,他們只對金錢感興趣。
第四師團第一次戰場上亮相是日俄諾門坎戰役,算一算時間,日俄諾門坎戰役現在正在進行之中。
第四師團奉命馳援友軍,可第四師團開拔到海拉爾的時候就與當地牧民做起了生意,大量採購或者說是搶牧民的牛羊,將牛羊趕回內地販賣,導致了他們沒有及時趕上交戰。
第四師團的官兵從中大賺一票,不但沒有傷亡,還賺了不少錢。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第四師團的戰鬥力不行。
第四師團的鬼子兵惜命,他們在作戰的時候更加願意多動腦子,上兵伐謀。
願意動腦子的敵人,更加不好對付。
太平洋戰爭裡,第四師團可是立下了赫赫功勞。
這個蒲友是大阪人,那麼大阪的獨特文化肯定會影響到他。
23號中轉站是個重要物資中轉站,也可以說是一個油水極其豐富的地方。
打個比方,23號中轉站是一隻手,中轉站的一批批物資是一塊塊肥肉。
這隻手每中轉一塊肥肉,手上是不是就沾了一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