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確實知道關於同命蠱的事。但她沒想到,時隔多年,第一次來問自己的人,竟然會是個小姑娘。
再看眼前的秦懷,便是太后再怎麼縮減自己的耳目,也知道,這孩子, 怕是皇后的。
同樣的眉眼,還有同樣的表情。
說起來,這個叫阿玉的,讓她喜愛的孩子,瞧著倒有幾分像皇后從前的一位好友。
不過太后很快回過神來,給阿玉說起同命蠱的事。
“我權且一說,你便隨意聽聽,出了這船舫, 你便都當沒聽過。”太后道,“若是傳了出去,我亦是不認的。”
阿玉:“我知道的。”
於是,就著月光與燈光,太后便緩緩講開了。
故事比他們想象中,要簡單得多。
不過是多年前的一樁舊事,那時東漠國還在,與大昌關係尚可,便嫁了一位公主到大昌來。
那公主,就是當時先帝的如妃,和後宮中許多女子一樣,也就抬進宮那一會兒受了些恩寵,很快就沒了動靜。
先帝是子承父業,上一任是高祖皇帝,也是守成之君,都算的是仁君,也是文君。
說起仁君二字,太后臉上的諷刺一閃而過, 見阿玉望向自己,又慢慢講了下去。
“關於先帝的舊事,便不得不提及大昌一位風雲人物——”
“永昌郡主!”
“永昌郡主。”
阿玉和秦懷異口同聲,接住了話頭。
他們此前並不知曉永昌郡主此人,直到他們遊學到了永昌城,聽說了許多永昌郡主的事蹟。
有說她是仙人下凡的,有說她早就過世的,也有說她是男扮女裝如今成了王公大臣的,還有說她出家了的。
反正,江湖上和民眾間,永昌郡主的故事傳了許多版本,還有好事者寫成了《永昌傳說》等話本子。
“看來,你們也知道永昌郡主了。”太后微微一笑,“她啊,當年和你差不多大,卻是個循規蹈矩的性子,12歲那年,永昌入了宮……”
那是極和樂的年月, 先帝剛剛及冠, 收服了兩支蠻夷部落。
當時的太后興致很高, 邀了眾貴女入宮同慶, 永昌郡主就在其中。
太后當時還是皇后,與先帝差不多大,卻還有些女孩兒心性。
皇后和永昌郡主相隔了好些年歲,卻一見如故,當天就成了知己好友,此後互通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