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那些姨娘試探幾番,確定姜濤是真的痴傻了,才放下了心。丞相府裡的家眷子嗣眾多,聰明的孩子也有,多姜濤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自他痴傻後,府裡對他的關注便少了許多,相伴的以前三天兩頭生的怪病也消停了。除了個別兄長偶爾想起時,會來欺辱一番,找些優越感,便沒有其他關注了。時間久了,大家也漸漸遺忘了他的存在。
但在這次危及性命的大難中和一系列針對裡,年幼的姜濤心理也漸漸發生了變化,變得黑暗扭曲。他不知道為什麼父親大人一直高高在上,為什麼別的兄弟有母親他卻沒有,為什麼周圍的人都對他充滿了惡意,甚至想要他死。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他不知道,也沒有人告訴他,他能夠相信依靠的只有自己。在他眼裡這個世界漸漸變得醜惡陰險。
直到那天,姐姐的出現。
彷彿一道溫暖和煦的光照進了他冰冷孤寂的世界。
因為多年的裝瘋賣傻,相府的下人們也不把他當做個主子,經常斥喝辱罵。一次他偷吃了幾個廚房裡準備送給大夫人房裡的點心,被幾個小廝發現按在地上打罵。
可能動靜太大,前來為母親取膳的姜宛如發現這幕,認出姜濤正是府裡那位痴傻的庶弟,忙厲聲喝止將人救下,嚴懲了那幾位小廝。對姜濤細聲安慰後,留下一盒糕點才離開。
可能對於姜宛如來說這次事件只是她一次善心的幫助,但對姜濤來說這次事件卻像一道光芒照進了他心底的黑暗。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受到別人的善意,因此也變得格外與眾不同。那道身影逐漸變成這個黑白世界裡唯一的色彩。
之後姜濤就像個在黑暗中看到光亮的飛蛾瘋狂的追隨著黑暗中的唯一亮光。
年幼時的他經常習慣躲在某個角落裡偷窺自己的嫡姐,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看著姐姐如豔陽般的笑靨彷彿他的世界也變得溫暖了起來。隨著觀察時間的越久,姐姐的身影不知不覺的在姜濤心裡紮了根。隨著年齡漸漸長大,他不再滿足於此,渴望的越來越多,開始變態的收集起了和姜宛如相關的事物。
在一次拿著姐姐的手帕自讀而出時,看著手中的黏溼,姜濤眼眸幽深暗沉,也終於明白自己對姐姐的心思。
他痛苦過、掙扎過,最終為了不傷害到姐姐,還是選擇了放棄了內心陰暗的想法。像個陰溝裡的老鼠,小心翼翼的隱藏著自己骯髒的心思。
為了護姐姐周全,姜濤漸漸在外界暗自發展起了自己的商鋪和勢力。
時間的年輪運轉,這一年,姜宛如十六歲,丞相為了謀取朝堂上更多的話語權,把嫡女姜宛如送進了後宮為妃。
暗自外出多月才回府的姜濤聽說了這件事時已經無力迴天,親眼看著姐姐進入了後宮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深淵。
他第一次感到痛恨,以前丞相府裡的眾人再怎麼對他,他也只有心灰意冷,沒有想要報復反抗的心思。但這次他真真切切的感到了發自內心的仇恨。
他恨賣女求榮的丞相、恨後院挑撥是非的姨娘、他恨整個丞相府、也恨他自己!姜濤徹底黑化了,變得病態、陰鷙、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