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返1998> 第425章 王大海的危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5章 王大海的危機 (3 / 3)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此,王大海終於看清了史密斯汀的真面目。

但他不能撕破臉,更不能說出內心的話。

他要藉助史密斯翻盤,他沒有別的辦法。

這70個億套牢了,王大海看的透徹,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了。

而史密斯汀卻反而安慰他,沉住氣,有時候翻盤就在一夜之間。

這句話對於王大海來說,彷彿黑暗中的一束燈光,宛如沉船深水下的一根稻草,重新燃起了希望。

王大海詢問史密斯汀,該如何做才能翻盤。

史密斯汀的回答是,讓王大海協助他在華洲完成一些工作。

就比如說促進菲力集團跟華洲各個大型企業的密切合作,收購、併購一些國內知名廠家和品牌。

只要王大海做的事情讓菲力集團滿意,相信m國總部的領導願意出資協助王大海,甚至給出更精準的股市情報也說不定。

&n國是大財團,幾十個億對於他們來說是小問題,這一點王大海深信不疑。

於是他成了兩國企業之間的說客。

一家家的企業在他的號召下,成功被菲力集團收購。

服裝,化妝品,食品,飲料,甚至一些擁有自己獨特創意的地產、園林公司。

菲力集團出手闊綽,很多企業老闆都選擇出讓部分股權,讓菲力集團進入公司。

而菲力集團的高管介入公司後的一段時間內,會飛速的吞噬掉原有股東的股權,逐漸掌控了這家公司。

整個華洲的市場內,國有品牌逐漸變成了外資品牌。

帶有華夏文化特色的商品逐漸被取締,各種英文字母的商品鋪天蓋地,最終讓老百姓習以為常,甚至讓他們以為,“進口”的東西,就是高檔的,就是最好的。

腳踏車在農村被稱為“洋車”,火柴被稱為“洋火”,甚至連五金店裡普普通通的一枚釘子,它的稱呼都是“洋釘”。

這是一場洗禮,長達二十多年的洗禮,洗的是這片土壤的根,洗的是黑髮黃膚的心。

王大海當然明白這一切,但在自己的利益與所謂的大義面前,他選擇了利益。

因為大義不能當飯吃,而利益可以。

(本章完)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