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
朱元斌放下手中的筆,隨後右手兩根手指微微發力,這張白紙被輕鬆的摺疊了起來。
而那張白紙上原本在最兩端的兩顆黑點,就這麼被輕鬆的摺疊在了一起。
“現在您再去看。”
朱元斌再次拿起那支筆,指著其中一個黑點道:“從A到達b,是不是就變的輕鬆多了。”
“無論是目標,距離,速度和時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而我們達到連線A與b的目的,僅僅需要一瞬間。”
朱元斌抬頭,看著江洋道:“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方法,無論是多麼大的一張紙,我們想要在最快的時間內連線兩處,都是一瞬間。”
“假設。”
“我是說假設。”
朱元斌突然在江洋身旁蹲下,眼睛裡出現一絲狂熱:“我從地上撿一隻螞蟻放在這張白紙的A點上。”
“螞蟻想要從A點爬到b點,最少需要20秒的時間。”
“但如果我用剛才那個方法,把這張白紙重疊呢?”
朱元斌看著江洋:“它想要站在b點,只是剎那間。”
突然,江洋腦海中閃過一些畫面。
是在51區見到的那個叫做大衛的老頭。
“費城實驗。”
江洋突然說出了這四個字。
朱元斌吃驚的看向江洋:“您瞭解過這個實驗?”
江洋淡淡的道:“聽人說過一點。”
朱元斌點頭:“沒錯,當初特斯拉所主導的那個費城實驗,就跟我剛剛用白紙跟您舉得這個例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美國在1987年第四屆物理博分論壇會上就有某個物理學家提出過,目前人類在關於載人運輸器械上的研究方向是錯誤的。”
“至少,方法是笨重的。”
朱元斌道:“如汽車,火車,飛機,又或者是宇宙飛船。”
“人類彷彿鑽進了牛角尖,拼了命的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研究速度,提升速度。卻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