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鐵路、發電廠、基建,我們幫你國家全部開發好。因為你沒錢建基礎設施,但指著你透過三架馬車先搞進出口,再搞內部的投資,最後搞消費,那麼猴年馬月也搞不起來。”
臺下鬨笑。
“這種時候,我們發話了。”
江洋抬頭,眼睛微微眯起:“我來。”
“我直接幫你一步到位。”
“建世界標準的港口。”
“建世界標準的鐵路。”
“建世界標準的通訊和發電。”
江洋微微呼吸,眼睛深邃:“把這東西全給建好。”
“建好了然後呢?”
江洋不斷的反問,不斷地調動著所有人的思緒。
臺下的精英們聽的認真,仔細的思考著。
但江洋的節奏很快,直接回答了自己的問題:“產業轉移是必然的。”
“引導華夏大量企業向外轉移。”
“只要華夏人Gdp在不斷的往上走,產業轉移浪潮就會越走越兇。所以一個國家叫百年復興史。
“二三十年的第一個階段的高速衝擊史。”
江洋眼神逐漸變的犀利:“二三十年的勻速轉化,也就是術語中的換檔階段。”
“再到二三十年的低俗發展階段。”
“這個故事從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當我們衝到2030年左右,大概正好是60年。”
江洋拉過一把椅子坐下,看著臺下道:“也就是前面兩個檔位衝完了,衝成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一了。”
“如果衝不到世界第一,結局就會像島國一樣,被美國人按死在水裡。”
“只需要一巴掌就能給你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