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公司的名字沒變,運營模式沒變,服務也沒有變。
變的是幕後控制人,變的是資源。
作為條件,aazon會把內部的資源向這些已經併購來的電商公司進行轉移。
如建立起的倉儲、運營點和配送服務。
包括全球一些大牌的商品和快消品。
尤其是服裝品牌、酒水、日用品和飲料等領域。
像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這種已經在全球範圍紮了根的產品,其優惠力度之大讓人看了都為之動容。
這是實實在在的百億“補貼”!
全球的消費者都可以從其中享受到福利。
網際網路電商都如此,至於全球各國各地的傳統行業就更不用說了。
摧枯拉朽一般,讓整個市場環境重新大洗牌。
而這一次的大洗牌,則是國際性的。
這是一次災難。
也是一次洗禮。
三年前,當藍鯨購物網第一次出現在華夏境內的時候,大量實體店鋪為此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甚至不少運營不下去,紛紛轉型加入電商行列。
聰明的,從實體轉戰網際網路,賺的盆滿缽滿。
不太聰明的,則依舊守著店鋪苦苦煎熬,咒罵電商不講武德,然後借錢甚至砸鍋賣鐵也要想辦法付房租。
三年後,aazon集全球頂級財團、資本和資源為一身,率先打破網際網路電商只能限制於“國內”的僵局,以絕對性的優勢撞開了一條道路。
覆蓋單位為全球的國際道路。
這一開拓性的進展,把全球範圍內的優質資源緊密的整合在了一起。
外界看來,aazon在侵略。
而實際上,aazon只是把那些散落在全球各國的電商公司合併成了一個。
一個足以壟斷全球網際網路電商行業的,巨無霸。
超級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