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喜極而泣。
江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回國兩次,雙耳不聞窗外事,今天要買這個,明天要訂那個,完全不管有沒有錢的事情。
由於上次美國制裁的原因,大量投資者紛紛駐足觀望,不敢進入湄港投資。
江老闆是過癮了。
大手一揮:用不找你,老子自己幹。
李燕眼淚快出來了。
自己幹,得要錢吶!
這一年多來,整個湄港的建設都是很多大型建築集團墊資乾的。
湄港***給了些預付款就再也沒了下文。
李燕是連忽悠帶騙,總算把大多數的建築封了頂。
都是些國內幹工程的公司,
甚至還有一部分是G企和Y企。
要不是江老闆在國內的一個姓丕的大領導給兜著底,恐怕李燕現在的辦公室裡早就站滿了要賬的。
除了湄港整整400平方公里的主體建設外,修橋修路是一樣沒少。
江老闆的逼格高。
橋必須得是跟京都滬市那種規模的立交橋,路必須是那種什麼車都壓不壞的「水泥」路。
電站、路燈、訊號塔也全都得配上。
燈要用好燈,要麼是華夏,要麼是德國的那種進口燈。
到了晚上亮瞎眼的那種。
總而言之,所有基礎設施的配套只有一個字:貴。
關鍵是便宜的質量也不行啊!
如此一來,李燕也是同樣的招數,付了訂金就催人發貨。
貨一到就趕緊用了。
等到要錢的時候,李大部長的故事是編了一個又一個。
現在的李燕,編故事根本不用打草稿。
張口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