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看向白承恩:「美方妥協的不是湄港,而是利益。美方懼怕的也不是湄港,而是北邊的那頭雄雞和東盟十國。」
「說白了,是怕未來有一天東盟和北邊自己玩了,用不著它了。」
「到那時,美國的商人怕是要把他們的***大樓給拔了。」
江洋說到這笑了:「那幫傀儡可不敢這麼玩,所以他們同意了把亞洲的出口業務交給我們做。」
白承恩蹙眉,繼續道:「我還是搞不明白。」
「現在這個湄港上上下下,全部都嚷嚷著自由貿易港。」
「又是建倉庫,又是建輪船,忙的那叫一個焦頭爛額。」
白承恩看向江洋:「你從來到東南亞以後就開始造船,燒錢燒的我腦仁疼。」
「這東西真有那麼賺錢嗎?」
「造那些個巨型貨輪,咱得什麼時候才能把成本賺回來啊!」
對於這個問題,白承恩已經埋在心底很久了。
不僅僅是他,整個藍鯨公司以及湄港上上下下十幾萬員工,也都不太理解江洋的做法及意圖。
一直在燒錢。
李燕專門做過一筆賬。
截止目前為止,江老闆自從踏進東南亞的那一刻,就幾乎分文沒進,全部都是反向輸出。
他從國內帶出來的近150億美金,在花有道那裡「借」來的200億美金,葉文靜分批次「借」給湄港的450億美金,以及後面從花旗貸款
來的200億美金,包括從黃政乾、黃德發這類之前的「老朋友」那裡「借」來的80億美金和其他金錢,全部都砸進了新特區,以及位於安達曼與格雷特之間的「超級碼頭」上。
足足千億美金之多。
那個所謂的「超級碼頭」的事情,只有李燕一個人知道。
湄港對外宣稱,此時已經投資了近800億美金之多。
但李燕心中明白,那千億美金中還有一部分悄悄流進了安達曼域內的「超級碼頭」,也就是藍鯨國際海運公司旗下的造船廠,包括德、法兩國境內的大型船隻製造廠也都有從湄港流出的賬目。
自從上次江老闆說了想要做海運物流的生意,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盯著世界地圖看了一週後,便開始了瘋狂性的砸錢造船之旅。
造的全都是那些海上巨無霸和集裝箱。
載重20噸的超級貨輪,單單船體造價就超過了15億r,每隻船額定搭在20000個巨型集裝箱,每個集裝箱的造價30000元r左右,20000個就是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