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跟江洋通了一個很長的電話。
李建業是司海一手培養起來的,也是聽了司海的建議,才去做的環保這個行業。
司海的野心很大,原本想著圍繞環保這個行業做很多的文章。
比如汙水處理,森林規劃,以及圍繞各種綠色核心理念去發展各個行業領域的企業。
但李建業的死如同當頭一棒,讓司海覺得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他對李建業很瞭解。
這個人平時最注意的就是飲食和健康,不僅不抽菸,就連酒也是點到為止。
司海從未聽說過李建業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這心臟病突發就顯得有些撲朔迷離了。
可某單位的死亡鑑定結果已經出來了,並且可以確定,李建業就是因為心腦血管類突發疾病造成的死亡,甚至還有相關機構的各種確認章。
富豪榜上的屁股還沒坐熱乎,一代土豪就此隕落。
莫名其妙的隕落。
在聽江洋那麼一說,尤其是那個所謂的「養魚戶」,更是讓司海從心底泛起了嘀咕。
他在京都位高權重,人脈不是一般的深。
達官貴族,紅白黑三個方面,都有他司海的人脈。
京都貝勒爺的名號不是浪得虛名,畢竟是皇族的後裔。
可儘管他混在今天的位置上,也從沒聽說過華夏有這樣的存在。
什麼魚餌,撈魚,養魚戶。
聽的更是雲裡霧裡,總覺得江洋是在嚇唬他,把這個圈子過於「神話」了。
在司海看來,無非都是些做買賣的,做生意的。
生意無外乎大,或者小。
上游,或者是下游。
誰的資本金多,誰的買賣大,誰的資訊廣,誰的人脈有張力,誰就說了算。
但從江洋話裡的意思,好像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