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224章 日本攻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4章 日本攻略 (2 / 3)

“本官聽聞倭國商人在朝鮮多有貿易,朝鮮卻一直瞞著大明此事,神宗皇帝在位時,對我官有知遇之恩,對開原亦有再造之恩,本官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本官要為大明彰顯正義。你回寬甸後,派可靠人手,前往朝鮮南部,秘密打探查他們與倭國貿易的證據,將證據送回開原,等時機成熟,便可以此為藉口,向李倧發難。”

袁崇煥沉思片刻,小心翼翼道:

“平遼侯是想取代朝鮮,與倭國直接貿易?”

劉招孫沒有直接回答袁崇煥這個問題。

“倭國人口數倍於朝鮮,武德充沛,當年蒙古大軍三次徵日,皆慘敗而歸。本官比不上忽必烈,因此對付倭國,須從長計議,不能單靠武力,現以朝廷名義,與倭國貿易,以貿易公司為先導,透過某些利潤更高的貨物,比如鴉片,逐步侵蝕倭國商業,進而收買各藩大名,挑起各藩戰爭,最後再以武力征伐死硬派,各個擊破,將其納為開原體系。”

袁崇煥聽得瞠目結舌,沒想到平遼侯對這彈丸小國如此上心。

“劉總兵,當年太祖親自定下十五不徵之國,這倭國可是排名第一······”

劉招孫知道登陸日本對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說太過玄幻,他本不想多做解釋,然而對於袁崇煥,對位於這個東亞文明衝突最前沿的開原主官,還是必要對他多說兩句。

“袁都察,這世上哪有什麼不徵之國?無非看你能不能夠到。”

“你博覽群書,當知二十年前,萬曆皇帝曾計劃從朝鮮出兵,登陸倭國,掃穴犁庭,徹底解決倭國禍害,可惜當時國庫空虛,群臣反對,此事最終作罷。明國未能完成的事情,以後便由我們開原來做。”

劉招孫說到這裡,意味深長道:

“你當本官耗費重金髮展水師,只是為打劫天津?當然不是,倭國人口稠密,物產富饒,銀礦硫磺儲量豐厚,必須將其拿下,將其納入開原體系,如此才能整合明國周邊勢力,用來對抗更危險的敵人。”

袁崇煥似懂非懂問道:

“大人是說對付紅毛人?”

袁崇煥在廣東時見過不少歐洲傳教士,與弗朗機人、葡萄牙人都有接觸。

劉招孫朝他點點頭,笑道:

“好了,先說這麼多,你回寬甸還是集中精力對付朝鮮,征伐倭國是大事,不是三五天能說得清的,記住,先派人去朝鮮南邊,和這些倭國商人搭上線,方便以後直接貿易。”

隨著馬士英返回清河,宋應星返回鐵嶺,戰兵也陸續返回各自駐地,開原只剩兩個近衛軍駐守,分別為近衛第一軍和近衛第四軍。

第四軍軍長仍為戚金,這位戚家軍老將現在主要精力放在軍隊建設上,藉著近衛軍剛剛成立,平遼侯正在對這支軍隊進行改革。

之前由戚金負責的戰兵招募和練兵等工作都交給他的副官俞佑去做。

俞佑是戚家軍老兵,加入開原軍前為浙兵把總,跟隨戚金多年,他和林宇一樣,都是江浙人。

平遼侯下令在近衛第四軍內進行戰兵代表制度試點。

劉招孫和戚金經過多次討論商議,最終確立了這種類似後世黨·代表的組織形式。

從六千將士中選拔出五十名識字的戰兵以及五名基層軍官,五十五人組成戰兵代表團,代表戰兵利益的戰兵代表,再由代表團中選出三人作為常駐代表,監督並建議主帥的決策行為,對軍餉開支、死傷撫卹,也要進行監督。

在成為代表前,他們須當眾宣誓,向平遼侯效忠,向開原效忠。

目前宣誓的內容還沒最終敲定,不過可以參考後世加入某麗國時的誓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