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央視的體育頻道會偶爾直播一些重要賽事,其他絕大多數媒體對體育比賽報道都沒有一點時效性。
一般情況下,體育迷們只能等到晚上十點半看中央電視臺的體育新聞才能知道比賽的具體情況。
而現在網際網路卻讓所有的球迷第一時間瞭解到比賽的過程!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正是這個例項激發網際網路人的想象和頭腦,然後華夏網際網路正式開闢了第一個時代——入口網站時代!
唐訶感受到了壓力。
巨大的壓力!
因為一直都報著進入網際網路藍海的念頭,所以唐訶對現在的網路發展非常關注。
他除了隨時上閘道器注最新出現的網站、軟體之外,還專門訂閱了《電腦愛好者》和《電腦報》,就是為了廣泛的接收資訊。
四通利方就不用說了。
信浪的前身,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雖然目前還沒有改版成入口網站,但經過自己的《悟空傳》和《那些年》帶來的流量,再加上現在的文字直播,不管從規模還是使用者流量上,都是華夏目前最大的網站,恐怕連“之一”兩隻都要去掉。
而在十月份的《電腦愛好者》雜誌裡,唐訶曾看到一篇向讀者推薦一個網站的文章。
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向讀者介紹了一個叫網億的網站,這個網站向網友提供免費個人主頁服務,任何網友都可以在網億申請自己的免費個人主頁,然後製作屬於自己的個人網站。
當時唐訶還沒把文章內容看完,就心中一緊。
網億?
丁雷的網億也出現了!
唐訶是知道免費個人主頁的威力的,前世多少上市的網站最開始不過只是網億其下的一個個人主頁。
免費主頁說白了就相當於後世的部落格和空間,可以想見,網億能憑藉這個服務吸引到多少流量。
而最讓唐訶無語的是——
丁雷居然也會打軟廣!
要知道《電腦愛好者》是目前華夏發行量最大的電腦類雜誌,印數將近80萬冊,是所有電腦愛好者和網際網路愛好者的首買雜誌。這一篇文章最起碼能吸引數十萬的流量。
儘管唐訶還沒在網上發現首狐網站,想來張兆陽現在肯定在哪兒憋著等一鳴驚人呢。
一旦三大入口網站齊出,華夏網際網路就進入開始了跑馬圈地的階段。
而反觀唐訶自己呢?
他還在為導航網頁的幾個程式碼發愁呢。
差距有特麼的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