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媒體更是挖掘出《悟空傳》在中文網路上的傳奇經歷,作為自家媒體上的一個爆點來吸引讀者。
《今古傳奇》雜誌社開始陸陸續續的接到其他兄弟單位的電話,他們想轉載《悟空傳》。
海州的一家大型電臺直接在自己的廣播節目裡播放起了《悟空傳》的廣播劇。
一番熱鬧。
一地喧譁。
這個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
年輕人喜歡的事情總會吸引上上下下的關注。
如果說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華夏的年輕人喜歡關注國家強大的事件,喜歡熱捧可以激起民族自豪感的事物,他們集體觀念強烈,渴望祖國富強、繁榮,希望祖國能得到世界的認可。
而到了日新月異的九十年代,在整個社會在向前看向錢看的大環境下,華夏的年輕人接受到了更多的資訊,流行音樂、搖滾樂、港島電影、足球、NBA……
所以他們更喜歡關注自我,關注個體,他們張揚個性,嚮往自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點叛逆的因子。
所以1996年的一本垃圾書《中國可以說不》可以暢銷全國,所以崔建被稱為教父,所以再等幾年涵涵會被當做意見領袖……
唐訶的這部《悟空傳》雖然寫的是西遊故事,可是小說裡那種濃濃的叛逆、自我和反抗與年輕人的時情一脈相承。
而這也從某種更深層次的角度勾起了年輕讀者們的共鳴。
終於這股熱烈的反響讓反應遲鈍的《今古傳奇》明白了自己手裡握著一件怎樣的珍寶。
必須儘快,馬上,即刻策劃《悟空傳》的出版事宜!
這是雜誌社總編經過一眾編輯提醒方才反應過來的第一念頭。
然後這條資訊就層層上報,然後得到了今古傳奇傳媒集團上級領導的同意。
《悟空傳》緊鑼密鼓的進入了出版流程。
當初唐訶並沒有和《今古傳奇》簽訂《悟空傳》的出版合同,《今古傳奇》出版社擁有的僅僅是《悟空傳》的簡體出版優先權。
所以唐訶很快就又會有一大塊收入。
內地的今古傳奇出版社雖然沒有皇冠出版社在灣島那樣的地位,可華夏內地的市場也遠不是區區彈丸之地的灣島所能媲美的。
今古傳奇出版社計劃一口氣直接首印五萬冊簡體版。
這還是出版社考慮了目前華夏的實情之後做出的決定,不然首印數遠不是這一點兒。
什麼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