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到1999年間,國家在經歷了長達40年的計劃經濟後,為了改變落後的生產狀態以及構建符合國際經濟規律的國家工業體系,在幾年時間裡推動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為了這個轉型,一大批生產能力落後或者產能過剩的中小型國有性質企業被淘汰和關閉。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這是個必然的選擇。
但是對於大多數已經進入中年的產業工人而言,這卻是一場災難。
大量職工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單位,失去工作,他們被下崗了。
更可怕的是他們手頭上還沒有多少積蓄。
改革是時代必然的陣痛,唐訶認同,但是這樣的陣痛放在個體的身上著實有些沉重。
看著媽媽下了麵條,硬逼著自己吃了半碗,然後不等收拾完碗筷,就推著腳踏車急匆匆離開。
唐訶一開始還很奇怪。
唐媽現在怎麼上班那麼早,看時間分明才6點半,往常她都是七點半才離家的。
而且這段時間裡,唐訶分明能感覺到唐媽單位的事情似乎分外忙,她連自己最關心的兒子的高考成績都似乎有些懈怠。
如果換成前世這時候的唐訶,根本不會留意到這些小細節。
可是對於重生的唐訶來說,自己媽媽的情況,他怎能不操心呢。
憑著前世的記憶,唐訶慢慢梳理了好久,最後終於恍然大悟起來——
下崗潮!
唐媽所在的紡織廠是河內較大的國有企業,每年都能為河內貢獻不少稅收。
這些年紡織廠在廠長大舅的帶領下披荊斬棘,成為河東首屈一指的大單位,不知多少河內人哭著搶著想進來。
雖說這一兩年,廠裡的效益降了下來,可依然是河內的重點企業。
唐媽在唐訶創作《悟空傳》期間說她曾陪大舅接待了灣島外賓,就是廠長大舅想要透過招商引資,帶動紡織廠新一輪的效益增加。
可是擁有先知能力的唐訶清楚的記得,好像就是今年大舅不知道什麼原因被二輕局領導調到馬邑市經貿委當了副主任。
然後新的紡織廠廠長沒過三年就將紡織廠糟蹋的一塌糊塗,並在2001年改制,靠著賣地給廠裡的大齡職工辦理了內退手續,而年輕職工則“光榮”的下崗了。
唐訶前世曾聽唐媽發過牢騷,說這王正剛(大舅之後的廠長)不是東西,就知道趴在紡織廠身上吸血巴拉巴拉。
所以唐訶推斷唐媽這些天這麼忙恐怕和紡織廠的這番人事變動有關係,畢竟她是廠裡的中層幹部。
是不是現在廠裡已經開始計劃裁人了?
唐訶記得唐媽也是在2001年內退的,那些天裡,身為黨支部書記的她每天都帶著一堆資料和空白的下崗證在家裡加班,家裡也是人來人往的熱鬧非凡。
好不容易忙完廠裡的手續,結果沒幾天,唐媽卻又帶回一批。
當時唐訶問唐媽不是已經把廠裡職工的手續都辦完了嗎,唐媽回答說,這些人都是前幾年內退的,她幫他們爭取到了01年下崗職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