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的考古札記> 第41章 狼人是阿修羅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章 狼人是阿修羅道

此時,我們還沒有把白道長的意思搞清楚,他和狼人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糾葛?

劉詩怡從我的手掌心上把白道長拿起來問:“不明白,說吧,到底是什麼意思?”

白道長指著狼人說:“他可是個怪物,你們可要小心了。”我沒想到白道長竟然說狼人是怪物,這讓我們多少感到奇怪,我們目前只是知道的狼人是劉三刀從母狼哪裡抱回來的,除此之外還知道他有一些特異功能,一路上倒是幫了我們不少的忙,現在白道長竟然說小狼哥是怪物這多少讓我們有點不相信。

白道長死了之後虛體一直在這個瓶子裡面,只有在晚上的時候出來,現在忽然出來告訴我們這個狼人是怪物,這讓我們一時間難以接受。

“說清楚一點,好嗎?這個小狼哥一路上幫助了我們不少。”

“可是,他畢竟是怪物,在六道之中他屬於阿修羅道,所以我提醒你們要小心。”白道長似乎說得很認真,一路上我們想起小狼哥做的事情,想想這個完全有可能。六道之中,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這小狼哥完全有可能屬於阿修羅道。

馬教授過來問這麼小人一樣的白道長:“你是怎麼知道他是屬於阿修羅道的?”

馬教授似乎對這一點非常的感興趣,一路上這個狼人小哥很少說話,只有在給我們辦事的時候,才顯示出其本領,這讓我們以為他天生具有這樣的能力,沒想到白道長一口咬定這個小狼哥是阿修羅道。

白道長在劉詩怡手掌心上亂蹦了幾下,好像是跳廣場舞一樣,然後抬頭對著馬教授道:“我長期在靈山居住,怎麼能不知道這裡的一切事情呢,靈山就在青陽鎮附近,那是大乘佛教的根據地,在這裡普度萬物,明白沒?”

“原來你叫佛教弟子啊,那我們以後不敢叫你白道長了。”馬教授立刻想改口,但是白道長道:“貧僧雖然是佛教靈山弟子,可是一直以道教的身份隱居,這個我可以暫時不告訴你們嗎?”白道長說話的時候變得非常可愛,我從來沒見過這個個小人的年齡竟然比自己都大。

胖子走過來看著笑著道:“道長,聽說六道之中阿修羅道包括怪物和魔,按照你這麼說這個小狼哥是怪物嘍?”

“你這小胖子還真聰明,說對了,所以你們還是要提防著一些,一路上我都在這個瓶子中修行,都沒時間出來給你們說說,其實一直想出來告訴你們。”白道長這麼一說,胖子著急了:“你說誰是小胖子呢,咱兩個到底誰大啊?”

說著胖子準備捏起白道長,被劉詩怡拿著白道長給躲開了。

此時,我心中想著,小狼哥是阿修羅道的怪物,我們是人,那怎麼現在就能在一起了呢?六道之中,只有人和畜生道是實體,也就是能用我們的眼睛看到的,可是狼哥卻也能被我們看到。

我便問:“道長,你說既然小狼哥是怪物,那他也是一個好人怪物,現在我搞不懂就是我們為什麼能看到阿修羅道的東西呢?”

白道長跳在瓶子上邊道:“六道之中,只有有緣分的人才能看到,你們既然能看到這個小狼哥,說明他和你們是有緣分的,這個不用我解釋了吧。”

“道長你是那個道的?”我剛剛這麼一問,白道長叫了一聲,就被呼喚的進入這個瓶子裡面了。

當我再叫道長的時候卻不見了……

劉詩怡給我解釋道:“其實,我想道長一定是靈力不夠了,所以才要鑽進這個瓶子裡邊了,上次他就是這樣。”

“這位貧僧剛才說自己是大乘佛教的弟子,那麼也就是說他的始祖是釋迦摩尼了。”馬教授對我們道。

劉三刀看到我們說著小狼哥的事情,好像有點不太滿意了,因為這個小狼哥畢竟是三刀從小救出來就養的的孩子,所以就對我們道:“你們別瞎扯淡了,趕緊的要行動了,一路上狼人幫助咱們還不少嘛?你們為什麼非要聽那個和尚的話?”

看來劉三刀還是對白道長的出現很不滿意,我給大家打了一個手勢,意思是我們不要提起狼人的事情了,現在我們又對狼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知道了,為什麼狼個人竟然能聽懂動物和植物之間的說話,這肯定是阿修羅道的事情了。

不過我現在還是挺好激動的,因為如果能和狼人成為朋友的話,自己回到西安完全可以吹牛逼一輩子了,老子可是和六道之中阿修羅道的人在一起混過。

我還沒說出來,胖子就嘮叨:“哈哈,這次算是人生大開眼界了,竟然和阿修羅道的人在一起了,回到老家這事情完全可以吹一輩子牛逼了!”

胖子心中基本上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我連忙捏住胖子:“你特麼的是不是又想和劉三刀打架了?現在這個小狼哥和三刀關係很密切,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說了,咱們還沒進入過樓蘭古國呢,沒見過的東西還很多,等你吹牛逼的事情太多了,你別就長這麼點見識行嗎?哥。”

我雖然叫了胖子一聲哥,但他也能聽出來,這是在諷刺他沒見識,這種事情實際上我們在電影中見多了,這次只不過是重溫罷了。當時我的心態放得很開,因為有爺爺這本傳下來的敦煌遺書,也許我們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情,都是因果關係,都是上輩子的有緣分的人,這本敦煌遺書是我爺爺的爺爺的爹從從發現敦煌文化王道士那裡得來的,和祖傳的手抄本基本上很相似,只是還有一些殘破的經文,作家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經感慨敦煌文化不幸的被破壞,而我這本家傳的卻也流傳了下來……這可是不幸中的萬幸,也算是對絲綢之路文化方面的重要貢獻了,如果我當初不是學得考古學,或許就不會有那一場無人知道的行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