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伏地魔在魔法界只會針對個人和家庭發起襲擊,但是現在他帶領的食死徒卻會對霍格沃茨火車和魔法部的頒獎晚會這樣的大型目標發動襲擊。
還有以前伏地魔的手下只有一批鐵桿的食死徒,而現在他卻開始大量招募不入流的黑巫師加強自己的力量。
以及很多伏地魔之外的變化……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快。
幾百年來,魔法界的變化遠不及這幾年的變化大。
這一刻的鄧布利多有了心累,思考跟不上的感覺。
“那麼,這一切變化的起點是什麼呢?”鄧布利多想到。
張旭那張臉首先出現在了鄧布利多的腦海裡面。
在這兩年,鄧布利多才完全理解當年東方的趙先生在給自己的信裡所說的“自己為霍格沃茨選擇了一位能給霍格沃茨注入新鮮活力的學生”是什麼意思。
雖然這位學生的把自己大量的活力注入了布斯巴頓,但是他在霍格沃茨所做的一切,帶來的變化都是切實可見的。
鄧布利多自認看不透這位學生,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和他的年齡不符合。
當年鄧布利多也曾寫信向趙先生詢問,這貨是不是施加了什麼東方秘術返老還童的成年人。
這個疑問在其他教授中也存在。
趙先生後來回信給他,立字據為證這貨確實是1980年出生的,然後又扯了一輪“革命的孩子早成熟,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之間的話後,他選擇了相信。
鄧布利多第一次看不透張某人,就是在當年張某人組了個大團刷了奇洛的3~5人副本那時。
當初鄧布利多從厄里斯魔鏡裡藏著的時候,以為自己看到的會是哈利·波特和包括張旭在內的幾個小夥伴們一起來到關卡里,齊心協力戰勝被伏地魔附體的奇洛。
結果他看到的是一群學生猶如壓路機一般一路碾壓而來。
當時打算把哈利·波特培養成強力巫師的鄧布利多第一次發現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張某人。
當天晚上,冷靜下來的鄧布利多在經歷了一番思考後,發現了哈利·波特進化路線的另一種可能。
於是他就悄悄地把《哈利·波特勇士養成計劃》升級成了《哈利·波特領袖養成計劃》,一個帶領著大家群毆伏地魔的哈利·波特似乎比和伏地魔單挑的哈利·波特更為實用。
所以在做了一番動作之後,第二學年時鄧布利多就試著放手讓學生們去折騰了。
只是鄧布利多沒想到那一年遇到了蛇怪事件。
而最後的結果讓鄧布利多欣喜若狂,因為他發現了聯合起來的學生們的戰鬥力在自己的預期之上。
而鄧布利多第二次看不透張某人,則是在一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