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因為心中恐懼,所以張輅並沒看清高手的樣貌,現如今可終於看清楚了。這高手是個中年人,樣貌普通,但眉眼之間又有一股英氣,他身穿一襲黑袍,周身上下也無名貴飾品,但不知為何,他往那一站便能讓人感覺十分耀眼。
明軍將軍與張玉的戰鬥也停止了,張玉也算得了片刻喘息之機。
明軍將軍揮刀指著高手,喝問道:“你是何人?”
高手並未答話,而是一個縱身躍至將軍身前,高手氣勢外漏,竟將這將軍懾得連人帶馬後退了兩步。
高手輕輕捋捋自己的短鬚,這才開口說道:“當年元軍殘暴,中原百姓如身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元對百姓如豚狗一般,這才致使天下大亂烽煙四起,如今天下已盡在大明之手,如若對付異族在下自然是不會管的,然今日卻對同胞下手,且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這是何道理?”
大明將軍定了定心神,開口說道:“我乃大明邊軍,前些時日得到密報,大元餘孽會經此路過!”
將軍隨即抬手指了指一旁的張玉,繼續說道:“這人可是大元樞密院知院,我職責所在,還請這位俠士不要插手。”
高手隨即向張玉看去,張玉忍著傷拱了拱手,說道:“今日多謝俠士出手相救,張某無意隱瞞,我正是大元樞密院知院,不過此次我帶著家小入關,並非有何企圖,不過是想回鄉祭祖而已。”
高手點了點頭,又朝那明軍將軍說道:“既是回鄉祭祖,還請將軍行個方便,況且我看著隊伍中已無多少可戰之人,料想將軍也不會為難這些老幼。”
將軍也是無奈,要是能在此抓住大元高官,那可是多少功勞啊?自己是真不想放任張玉離去,但不放又能如何?這高手就在自己面前,只要自己搖搖頭,這高手定將自己挾持為人質,到時候自己這面子還要不要?往後在軍中還有何威信可言?
心中權衡了利弊,將軍只得點頭說道:“既如此,今日便依了俠士之言。”
說罷,將軍又朝著張玉說道:“今日之事還請不要怪罪,殺敵實在是我分內之事,我是粗人,不會講什麼大道理,我也知你是漢人,既是漢人,何必為韃子賣命?我主英明,如今統領四海,不如你便就此投了我大明可好?”
既然無法抓住張玉,將其勸降也不失一份功勞,這將軍心中跟明鏡似的。
張玉思慮片刻,闔族上下的命運皆掌握在一念之間,不由得他不慎重。說實話,能就此投向大明也不失為好辦法,但作為武將,張玉自有其高傲的一面,投降畢竟好說不好聽,再說如今順勢答應,想來大明皇帝也不會重用自己,今日之事大明將軍必會上報,自己不如待價而沽,將來找個時機投奔大明,一來也能得個棄暗投明的名頭,二來想必大明皇帝也會更重視一些。
只見張玉輕輕搖了搖頭,開口說道:“非是張某不願,如此大事我還要與全家商議,還望將軍能寬限些時日。”
將軍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也好,我叫藍玉,在軍中還算有些人脈,他日你若來投,只需提我藍玉的大名,定沒人敢難為你!”
這些話張輅自然也聽到了,雖然不是很真切,但藍玉的名字他還是聽到了。藍玉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耳熟,只是實在記不起來從哪聽過了,想必這個藍玉還是個歷史名人,張輅再一次後悔當初沒能好好學習一下歷史。
藍玉最終帶著手下士兵退走了。
眼見這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剛剛又在生死邊緣徘徊一回的張輅心中竟生出一絲憤怒與不甘,這些大明士兵殺了那麼多人,怎麼能夠如此心安理得的離去?直到很多年後張輅才明白,當面對生命這一話題時,自己這種現代人的思想終究與古人有不小的隔閡。
眼見事了,高手也欲離去,還是張玉攔在他身前,對其躬身拜道:“今日承蒙俠士援手,大恩不言謝,今日之情張玉定將牢記於心,不知俠士可願將姓名告知?張玉定當銘記。”
張玉說完還不忘招過張輅張輔二人,讓二人跪在地上磕了個頭,也算是謝過了高手的救命之恩。
高手微微一笑,盡顯灑脫之意。
“快快起來,在下本與夫人遊歷至此,也是恰巧遇上今日種種,出手救人也是隨手,實在不用太過在意,至於名字麼,我叫張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