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感覺自己辦了件最靠譜的事情,蕭進十分高興,槍還沒自作出來,就開始幻想著腓特烈的斜線戰術的應用了,歐洲人少,每次打起來都是區域性的小戰役,蕭進感覺在天朝用不上,到是可以學習近代的德國步兵的戰術,野戰的話,靠戰壕和掩體,配上手榴彈,想來效果不錯,集中火力輪換開槍。野戰進攻的話,大炮加大集團衝鋒,火槍配上刺刀,再以騎兵兩側輔助。若是後勤能夠跟得上,怕是能橫掃全國了。
蕭進幻想著,鄭板橋和紀曉嵐卻是到了,後面跟著王二和一些帶刀衙役。
“大人,京城劉墉和徽州薛府分別來了份信。”
蕭進沒想到薛府會來信,“信上分別說什麼了?”
“劉先生的信卑職看過了,薛府卑職沒敢私自閱看。”
“那你把信給我,隨便說說劉墉信中說了些什麼。”
原來他們一行南下後,明珠府上確實是懷疑到了怡佳苑內眾人,而且還重點懷疑了蕭進,原因很簡單,那日遊街拋大紅花,可不止一兩個人看見,劉墉還說,他們前腳剛離開京城,怡佳苑就被人查封了。並派出了大隊人馬出城尋找了,這是關於他們的。
還有條資訊是關於三藩的,王榮之因為告發吳三桂,被吳三桂扣押了起來,並彈劾王榮之這個雲南巡撫貪贓枉法,欺君罔上。
皇帝怕吳三桂報復私自對王榮之用刑,已經命他送往京城候審,吳三桂未有回應。朝廷裡現在是議論紛紛,康熙在朝會上已經兩三次提出撤藩決定,但是索大人和明珠意見不合,朝廷分成兩派,爭論不休,索大人的意思是不主動撤藩,提出了讓三王進京,以試探三人。
康熙的態度明顯很強硬,並聽從了索大人的意見,要求三王月底前進京述職,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勢,望大人早作準備。
信中劉墉還說,他受到索爾圖的推薦,現任兵部參事,並得知現長江以南各路兵馬都已經枕戈待發,防止事態鉅變。
劉墉信中說的大部分蕭進都知道,只是沒想到比歷史提前了,而且朝廷現在就開始著手準備,蕭進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康熙是沒做多大的兵力調動的。
、現在從劉墉的話來看,想來康熙已經在做軍事準備了。
都怪自己,寫什麼不好,寫論撤除三藩,想來想去,應該是自己的到來,改變了康熙。
原本還估算著,還有小半年時間給自己。按歷史程序,明年二月份,吳三桂才舉兵造反,現在的話,怕是沒這麼多時間給自己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歷史已經改變了,已經摸不準吳三桂造反的時間,和事態的發展了,這才是蕭進最怕的事情。
“時間緊迫,紀先生趕緊去為火槍的大量製作作準備,並在城中貼出告示,大量徵招工匠,越多越好,我回頭去催促陳進南招兵情況,還有就是宿舍的改造,越快越好。”
“鄭先生你就負責文案和材料統計一些事宜吧,辛苦諸位了。”
說完,就拉著王二起身回府,他迫不及待想看薛府來信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