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這次,不能死在吳佩弦劍下。
梵柯山,終年雲遮霧繞,在山巔的天池畔,有人緩緩打拳。
同樣一雙金眸,身形虛無縹緲。
出竅神遊,實力暴漲,直接從四品偽境躋身六品大圓滿的偽境。
老住持都大為竟愕。
但這個心比天高的男人並不滿足,因為當初有帝王氣運傍身時,相當於七品大修士,甚至打退趙秉聶半步。他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六品和七品相隔一道巨大天塹,隨便一個普普通通的七品大宗師,都能打殺無數個六品大圓滿的宗師。
但如果才六品大圓滿,而且還是偽境,並且這借來的境界如空中樓閣,十有八九是敵不過姚眺謝觀照這種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的真正宗師。
打拳結束後,瑰流長撥出一口氣,坐在天池邊,怔怔出神。
不知道孃親如今幾境了?應該躋身八境中期了吧?至少對敵那個天下第三的拳法宗師,從境界來看,也是勢均力敵的。
他忽然又想到,如果那日沒有將那巔峰一劍斬向山腳客棧,是不是就可以彌補如今境界,從大圓滿躋身七品大宗師。
但馬上,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想法感到好笑。
那一劍是為了她,豈能有悔?
瑰流摘下佩刀淥水,盤腿而坐,緩緩閉眼,任憑清風吹拂撲面。
出竅神遊之時,他曾無意看見巨瀑之內的巨大石壁上,有用刀鑿刻而成的書法。
一撇一捺,藏鋒芒而顯樸拙。
就像是這柄鈍刀淥水一樣。
那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二百年前六國首席鑄刀師張繼霖的絕筆。
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畫面,走馬觀花,鬼使神差,瑰流輕聲道:“言而覆之,禮者。行而樂之,樂者。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之時...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司倉廩俱豐實。”
文字不再是文字,彷彿口含天憲,遠在不知幾千萬裡的那座巨大瀑布,忽然水汽磅礴炸開,二百年前由那位六國首席鑄刀師鑿刻的書法,一撇一捺,全都金光流動。
二百年前,六國亂戰,狼煙烽火,生靈塗炭。有個鑄刀一輩子的老人,在看到自己鑄造的天下名刀變成殺人之器後,在大雨中抱頭痛哭,泣出血淚,求上天寬恕。
於是他最後鑄造了一把鈍刀,寓意太平之道。用這把刀,刻下儒家歌頌太平之道的千古名篇,然後跳入瀑布自殺。
臨死前,他有遺言說給天下人聽,但是沒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
史書對於此事,也多是杜撰。
事實上,他說的是:“見此篇者,當尋太平之道。握此刀者,當尋太平之道。若力此二者,則四海昇平,天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