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事情的根本,也不明白紀元大劫的真相,自私點的,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偉大點的,將目光看向天下百姓,卻沒有一個人,想過他們頭頂的蒼天,他們腳下的大地,所以他們只是不斷躲避,從沒有想過面對。
百家諸子,洪易等人提出的人人如龍口號,為何能忽悠住天道,讓天道將最後的氣運壓在洪易身上,實在是因為,人人如龍這個口號,或者說百家諸子們,編制的這一個夢,最有可能讓天道渡過紀元大劫,畢竟天道是眾生意志的集合體,只要人人如龍,眾生達到彼岸渡過紀元大劫,那麼作為這一紀元的天道,自然而然的能渡過紀元大劫。
上古聖皇的方法,雖然同樣能讓世界進階,但這個方法耗費時間太長了,這一紀元的天道根本等不起,畢竟就算上古聖皇,甚至是所有陽神級強者,都將自己的念頭化作星辰,填充天地,想要讓世界進階,這個時間,這個工作量,那是有的等了。
一個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如今,已經到了紀元的末期,這個時期的天道最強,同時也是最弱。
強,是因為在這個時期,天道已經積累了近一個紀元的力量,無論是氣運,還是力量都會在最後的時間裡徹底綻放,天驕輩出,英傑迭起,做那最後的一搏。
弱,是因為這已經是這一紀元天道最後的機會,若不能成功,那將會隨同天地眾生一同步入毀滅,天地重開,開啟下一個紀元。
本來,陽神世界的天道,是逃不過紀元毀滅之劫的,就算是那百家諸子最後的希望,易子降臨,也沒能組織紀元之劫到來,只能依靠眾聖殿,帶著少數幾人逃過,躲在眾聖殿中,淡漠的觀看一個紀元又一個紀元輪迴,黯然嘆息。
但是,在這最後一元之際,王曉光來了,當他跟小丁出現在陽神世界時,就已經落入了天道觀測之內,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已經殘破的系統,雖然會遮掩他的痕跡,卻不會主動遮掩小丁的痕跡,所以當小丁出現後,他們兩人就已經被天道注意。
若是其他時間,天道或許會直接將兩人抹殺,因為他們是變數。但在這紀元之末,天道並沒有動手,因為根據天道的演算,如今這個時候,有變數出現,對著天地有利。
尤其是當,王曉光福靈心至,提出大羅這一概念,甚至將自己所理解的大羅用文字,用意志表達出來後,頓時引得天地變幻,春雷炸響。
實在是因為,天道太激動了,他終於找到了渡過紀元之劫的方法,甚至那“大羅”二字中描述的意境,讓整個世界都處於顫抖狀態,在那兩個字上,這方世界,似乎看到了進階的希望。
因此,當王曉光將“大羅”這一概念提出,並描述出來後,冥冥中一道磅礴的氣運便從九天之上垂落,沒入他的本體內。
不是天道小題大做,而是因為這一概念,太過重要,完全不下於所謂的“彼岸”。
只要天道能夠確認,“大羅”這一概念的確可行,或者說王曉光能指出通往“大羅”的方法,那麼妥妥的,這一紀元最後的紀元之子,就他了。
甚至,別說是紀元之子了,就算是想要成為道祖,那也不是問題。
不要以為天道傻,好忽悠,輕而易舉的被百家諸子們一個大餅給騙了。其實,並非天道好忽悠,而是諸子百家們的大餅,最有可能讓它渡過紀元之劫,他是沒有選擇。
可以想象,只要王曉光的提出的理論,提出的方法能被天道認可,那麼他將會一步登天,成為這個紀元的主角,成為天道的私生子,氣運,實力,想不增長都難。
九重雷劫,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一個向天道展示自我的地方。
鬼仙,讀書人向天道展示自己的法,自己理念,從而換取強大的力量,而王曉光則是帶著其他世界的道,向陽神世界天道換取自己想要的某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