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6章 最後的話 (1 / 2)

我想要講的故事,到這裡已經講完了。

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支援。

書中的故事,其實是為了紀念我的父親和母親。

九十年代,他們是北漂第一代。

1990年,無數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南上北下。

我的父母選擇帶著子女一起北上掘金。

有一個剛剛滿2歲的小女孩,跟著父母揹著弟弟,躺在綠皮火車的座位底下也一起來到了那座城市。

小女孩跟著父母一起來到陌生的城市打拼。

剛剛開始的時候,父母給別人打工。

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勤勞的。

媽媽每天早早的起來包攬左右的家務、幹活。

爸爸到展銷館每天提著個皮箱子,擠著公交。

早上扛床墊拉貨,下午抱著皮箱子裝著現金帶回去給老闆。

後來,他們自立門戶。

書中的葉檀和陸安華前期的創業就是父母當年打拼的縮影。

小女孩住在大雜院的一間小屋裡。

房子上頭用木板搭著閣樓。

晚上小女孩爬上去睡覺。

下面的父母在忙著趕工畫圖踩縫紉機。

很多讀者說,女主角葉檀的發家過程很爽。

也有讀者質疑一輛摩托車甚至是一個工業縫紉機竟然那麼貴。

九十年代的物價有這麼高嗎?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是的。

隔壁的老爺爺和奶奶會偶爾遞給小女孩一根紅豆老冰棒。

老爺爺偶爾會換上自己的軍裝。

媽媽告訴小女孩,那身綠衣服真好看。

上面的肩膀上還有胸前掛著好多勳章。

上了幼兒園,也有的北漂小夥伴告訴小女孩。

她們一家子明天就要回老家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