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玄空領著人找到了陳延平的屍身,埋在少林寺旁。這位曾經雖是“二十四鬼”之一,卻於自己有救命之恩。
玄空感念其恩德,驅走旁人,向著墓碑恭敬地拜了拜。突然想到,那物件還揣在懷中,於是摸了出來。
只見這是一塊髒兮兮衣角。將上面兩層薄紗撕去,露出裡枯黃色的布料。曾聽陳延平說,此物事關丐幫第一代幫主,如此推想,大概有百年曆史了。也不知這料子是什麼材質,總之必然十分不凡,否則也會放了這麼久,而不腐爛。
他仔細端詳了一陣,只覺上面的圖案有些奇怪。況且這塊布並不完整,應該還有其他的部分,無法探知究竟有何秘密。
玄空盯著這塊布怔怔出神,突然聽見遠處傳來腳步聲,連忙又把東西揣回了懷中。卻見走來的不是別人,而是方丈弟子慧澈。
慧澈急匆匆走過來,不等玄空開口,就先說道:“小師叔,原來你在這裡啊,我可找了你一個上午,問了好幾個人才到這。”玄空道:“慧澈,你找我何事?”慧澈道:“不是我找你,而是我師父方丈大師要找你。”
玄空微感驚奇:“我入寺五六年時間,玄慈方丈從來未找過我,現在叫我過去,難道也是因為那塊破布?反正這東西留在我手沒有什麼用,不如交給方丈保管,也更穩妥些。”遂問道:“哦,方丈師兄找我何事?”
慧澈有些著急,道:“小師叔,你就別問了,這事說來話長,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拉著玄空一起往回走。
推開大雄寶殿的門,慧澈稟告一聲:“師父,玄空師叔到了。”玄空向殿內一瞧,有些詫異,原來這裡除了方丈與六位玄字輩僧人外,還有一位老僧帶著一位二十七八歲的僧人,這兩人他可不識得。而這兩人此刻臉上表情,似乎比他還要驚訝。
玄慈向著這位老僧說道:“這位就是我師弟玄空。”那老僧驚詫的神情稍稍收斂,向著玄空合十揖禮,說道:“阿彌陀佛,靈痴禪師的關門弟子竟如此年輕,讓老衲大感意外。只是不知那‘斷臂劍法’使的如何?”
玄慈對玄空道:“這一位福建南少林寺的主持靜智大師。”玄空連忙合十還禮。
這福建南少林寺是當年嵩山少林寺方丈曇宗大師在唐太宗的特許下,於福建境內建立的寺院,與嵩山少林寺同宗同源,兩寺掌門人常常以師兄弟相稱,據說南少林也有著一部分七十二絕技存在。玄空看向靜智,這老僧人也不簡單,想來武功已至化境,只是不知為何滿面愁容。
玄慈又道:“玄空,你將斷臂劍法為靜智師兄演示一遍。”玄空聞言有些奇怪,斷臂劍法是少林武學一大冷門,旁人少有人知。全寺上下原來只有玄生師兄會這門劍法,而且這劍法也並非有多厲害,只不過玄生是劍術大師,於本寺劍法都有涉獵。後來玄生有時指點他武藝,便傳給了他。他心想:“難道這老僧不遠萬里來到嵩山少林,就是要觀摩斷臂劍法嗎?方丈既然答允,就練給他看吧。”
玄寂遞過來一柄木劍,玄空接過,當即使出這路斷臂劍法。劍尖劃過,大雄寶殿之上立時掀起一股勁風,刺、劈、撩、挑、點,每招每式間,這木劍劍身即爆發出一種嗡鳴聲音。
不少年輕僧人驚歎道:“這是劍鳴!木劍竟也能有如此清脆的劍鳴!”
靜智大師眼前一亮,愁苦的面容也逐漸緩和一些。待到玄空使出最後一招斷臂立雪,木劍穿過腋下向後刺去,靜智大師興奮說道:“好,好,好!玄空師弟這斷臂劍法太也精妙。”玄空收劍,向靜智說道:“大師謬讚了。”
這時,玄寂向玄空細細解釋。
數百年之前,佛道相爭尤為激烈,雙方門派常常爆發劇鬥。近百年,兩門才有所緩和,原來互相爭鋒的佛宗道門摒棄了生死決鬥,反而演化成了二代弟子之間的比試。
前些時日,正值南少林寺與裴仙觀第二代弟子比武試煉,期間卻發生一件怪事。千佛殿中供著的達摩老祖佩劍竟不翼而飛。同時,一名裴仙觀弟子與南少林僧人雙雙死於殿中。更奇異的是,這兩人是被一柄劍貫穿而死,這柄劍先是倒刺入了南少林僧人的左胸,而後扎入了裴仙觀道人的小腹,劍柄則握在南少林僧人的手中,更關鍵是這柄劍屬於南少林寺。
這樣一來,兩門派就起了爭執。南少林認為,裴仙觀有盜取達摩劍的嫌疑。裴仙觀則辯解說“道門只佩戴道劍,達摩劍對於他們毫無用處”。
反之,裴仙觀認為是南少林那名僧人用劍招欲殺害他們的弟子,出招不準導致同歸於盡,這一招就是佛門劍法“斷臂立雪”。然而,南少林根本不曾會這一門劍法。
雙方爭執愈演愈烈,竟在南少林寺門前對峙起來。主持靜智大師見時態嚴重,連忙趕到嵩山少林來。他知道玄生會這一門劍術,便想請玄生隨他去一趟,當眾演練一次,以證明兩人並非死於此劍法,還南少林寺的清白。
可不巧的是,玄生早已經被方丈派出去調查“二十四鬼”的訊息,不在寺中。後來方丈就想,大可將這門劍譜傳於靜智大師。可是靜智說,由他來演練的話,裴仙觀的人恐怕不能相信。最後方丈只能想到玄空這個師弟了。
玄空方才知道這其中牽扯頗多。
玄慈道:“阿彌陀佛,此事涉及佛道兩門的和睦,還請師弟從大局著想,不辭辛苦,隨靜智師兄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