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找誰說理去。
小蘇要走他也捨不得啊,小蘇做事有想法,辦事兒又麻利,雖然不怎麼管事兒,但事情交給她總能又快又好地做完,這樣的副手從哪兒找。
而且這場面……楊校長偷摸從窗外探出來個頭,看一下窗外的情形。
或高或低的小朋友走向他的辦公室,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不開心,繃著嘴,喊著口號。
小蘇還真是把他們慣壞了!
要是小蘇沒來的時候,他可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事,學生別說這麼大的反抗了,稍微反抗一點,都會被強力鎮壓!他們這裡又沒有外面的風氣,教你知識的老師都不尊重,還尊重誰?
或許這就是真心換真心?或許這就是小蘇想要的學生,自信,昂揚,說做就做,敢對一切說不?
比起小蘇在美術課堂上對他們的造詣,他覺得在三觀和性格上對他們的影響更大,也更有幫助。
他本來還覺得小蘇每次給他們講的故事沒有用,說歷史,說地理,說人傑,搞得那麼文藝,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可隨著學校的氛圍漸漸改變,作為校長的他疑惑過,壓制過,甚至按著以前的老路立過規矩。
但,不一樣了。
孩子們不一樣了。
或許這就是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做的事情。
楊校長坐在倉庫裡面的凳子上,暗自琢磨。
他重規矩,但對今天的事情也無法說什麼,這是壓不下來的,或許這樣也好,這也是孩子們的寶貴回憶。
以後想起來的時候也會很緬懷這段歲月吧。
楊校長看著旁邊的幾個包裹,笑了笑,幸好小蘇早有準備,要不然還真打發不了。
這幾個包裹是按照班級分的,裡面有每個孩子的一張簡單的寄語卡片,上面還簡單畫了他們的肖像。
這不是簡單兩個月能做完的任務。
這樣看起來,小蘇的離開,是早有準備啊!
遠在火車上的蘇瀟瀟看著窗外不斷略過的景色,心思早就飄遠。
過得好快啊。
也不知道那群孩子收到東西了沒有。
會不會開心,或者是還在埋怨她?
對於這群孩子,她在清楚不過了,質樸又可愛,當老師不容易,可總是有樂處的,這一點的樂處就夠老師蘊藏很久了。
蘇瀟瀟翻動手裡的話本,別人對她的好她記得,小本本上記得,這個畫本上也記得。
除了她自己留下的話本,還要他們的卡片肖像,從去年開始每節課都會抽出來時間用來畫畫並且勾勒。
儘管畫的有些潦草,但也算是一片心意了。